桥梁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桥梁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ID:38233810

大小:2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8

桥梁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_第1页
桥梁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_第2页
桥梁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_第3页
桥梁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桥梁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工程GGTJ—7标段桥梁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1、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见下表:通病现象原因分析预防措施1.混凝土表面缺浆、粗糙、凹凸不平1.模板表面在混凝土浇筑前未清理干净,拆膜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2.未完全使用钢模板,夹杂其他类型模板3.模板表面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造成混凝土拆膜时发生粘模。4.模板拼缝处不够严密,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缝处砂浆流走。5.混凝土振捣不够,混凝土中空气未排除干净。1.模板表面认真清理,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2.全部使用钢模板。3.混凝土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4.振捣必须按操

2、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振捣手在振捣时掌握好止振的标准:混凝土表面不再有气泡冒出。2.混凝土局部酥松,石子间几乎没有砂浆,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原材料计量错误;2.混凝土未能充分搅拌,和易性差,无法振捣密实;3.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发生石子与砂浆分离造成离析;4.漏振造成蜂窝;5.模板上有大孔洞,混凝土浇筑时发生严重漏浆造成蜂窝。1.采用电子自动计量拌和站拌料,每盘出料均检查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拌合时间应满足其拌和时间的最小规定。2.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两米以上应使用串筒或滑槽;3.混凝

3、土分层厚度严格控制在30厘米之内;振捣时振捣器移动半径不大于规定范围;振捣手进行搭接式分段,避免漏振;4.仔细检查模板,并在混凝土浇筑时加强现场检查。3.混凝土结构直边处、棱角处局部掉落,有缺陷。1.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边角处水分散失严重,造成局部强度低,在拆模时造成前述现象;2.模板在折角处设计不合理,拆模时对混凝土角产生巨大应力。3.拆模时野蛮施工,边角处受外力撞击;4.成品保护不当,被车或其他机械刮伤。1.加强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强度均匀增长;2.设计模板时,将直角处设计成圆角或略大于90度;3.拆模时精心操作,象爱护自己眼睛一

4、样爱护结构物;4.按成品防护措施防护,防止意外伤害。4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工程GGTJ—7标段2、桥梁桩基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见下表:通病现象原因分析预防措施1.孔深未达到设计要求1.孔深测量基点、测绳不准、岩样误判。1.细查岩样防止误判。2.根据钻进速度变化和钻进工作状况判定。3.设固定基点、采用制式测绳。2.孔底沉碴过厚1.清孔不彻底。1.选用合适的清孔工艺。2.清孔、下钢筋、浇灌混凝土连续作业。3.坍孔1.岩层变化,措施不力。1.松散砂土或流砂中减慢钻进速度。2.加大泥浆比重。3.保证施工连续进行。4.孔径不足1.头直径偏

5、小、土质特殊。1.选用合适的钻头直径。2.流塑性地基土变形造时,宜采用上下反复扫空方法,以扩大孔径。5.钢筋位置、尺寸、形状不符合设计要求1.加工、运输、安装工艺有误。1.钢筋笼较大时,应设φ11或φ18加强箍,间距2~2.5m。2.钢筋笼过长时应大吨位整体吊装。3.设置足够的环状混凝土或砂浆垫块控制保护层厚。6.混凝土灌注中非通长的钢筋笼浮笼1.钢筋笼低标高以下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导管提升不及时、流砂涌入。1.浇灌混凝土导管不能埋的太深,使混凝土表面硬壳薄些,钢筋笼容易插入。2.将2~4根竖筋加长至桩底。3.保持合适的泥浆密度,防止流

6、砂涌入托起钢筋。7.桩身混凝土蜂窝、孔洞、缩径、夹泥、断桩1.混凝土配合比或灌注工艺有误。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2.连续灌注,每次灌注量不宜太小,成桩时间不能太长。3.导管埋入混凝土不得小于1m,导管不准漏水,导管第一节底管长度应≥4m。4.钢筋笼主筋接头焊平,导管法兰连接处罩以圆锥形铁皮罩,防止提管时挂住钢筋笼。4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工程GGTJ—7标段3、桥梁墩台身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见下表:通病现象原因分析预防措施1.桥梁墩台顶面流水坡不平1.测量工作不细,标高标志不清晰。2.混凝土灌注顶面时,未认真检查灌注

7、标高位置。1.灌注混凝土前测量技术人员应认真向工班交清灌筑位置、模板上的钉线位置和排水坡的要求。2.混凝土灌至顶面标高要大致抹平和找出流水坡,混凝土初凝前要进行复测和二次压光。3.选派技术熟练的技术工人实际操作。4.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特别注意保护压光层防止破坏、变形。2.螺栓孔位置不准确1.没有采取有效方法控制。1.在进型架上固定孔模,经常检查,发现移动,立即纠正。混凝土终凝前,作二次检查孔模,确保孔模位置准确。3.桥台U型螺栓位置不准确,外露长度不一1.模板加工孔位不正确,预埋U型螺栓时没有做到内外固定,没有检查外露长度。1.认真

8、放样钻洞,保证模板孔位准确。2.严格控制模板标高,加强支撑,保证不跑模。3.预埋U型螺栓时,内侧用小钢筋点焊固定、外侧用螺帽固定,点焊前要认真检查外露长度。同时,外露部分要涂黄油并用牛皮纸或塑料布包裹。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