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模式设计_李丽 (1)

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模式设计_李丽 (1)

ID:38266756

大小:1.62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5

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模式设计_李丽 (1)_第1页
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模式设计_李丽 (1)_第2页
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模式设计_李丽 (1)_第3页
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模式设计_李丽 (1)_第4页
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模式设计_李丽 (1)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模式设计_李丽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发技术

2、TECHNOLOGYOFHRD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模式设计●李丽 傅飞强内容摘要 本文从分析长期激励的理论基础入手,系统介绍了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模式的选择及设计要素,并分享、点评了业绩单元长期激励计划、虚拟股权长期激励计划、超额利润分享长期激励计划这三个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案例,文章最后对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模式进行了小结。关键词 长期激励 业绩单元 虚拟股权 利润分享根据长期激励的工具特性,可将长期激大发展,现代企业的内部分工进一步细化,随励模式分为股权激励和现金激励两类。无论之而来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逐步分离,从而是上

3、市公司的实践还是长期激励和股权激励的产生了企业内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委托相关学术研究都较为多见,而基于现金计划的代理理论认为,委托人和代理人都追求自身效长期激励在学界甚少有专门的论述。事实上,用的最大化,然而两者的最大化目标往往不一国内已有大量的企业都在尝试运用基于现金支致。因此,委托人必须设计出一个能激励代理付的长期激励计划,这其中既包括非上市公司人的契约,这一契约能够使代理人在追求自身也包括大量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由于无公开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市场的股票标的,因此在设计长期激励计划时化。然而在实际的组织环境下,由于双

4、方信息往往以现金支付作为首选。而对于上市公司,的不对称,代理人往往表现出逆向选择和道德选择基于现金支付的长期激励计划一方面是为风险,从而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于是委托了避开相关股权监管规定或出于股权稀释的担代理理论的一个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心,另一方面部分已上市的国资委直接管理或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其股权激励计划受业绩契约激励代理人。到目前为止,理论界普遍认条件和收益封顶的严格限制,转而尝试用不同为,通过建立委托—代理人之间的一种利益共形式的现金支付形式来设计长期激励计划。享机制,即设计一种长期激

5、励与约束的机制,由此,本文将从分析长期激励的理论基础入是降低内部人控制风险、调动代理人的积极性手,系统介绍基于现金计划的三种长期激励模并推动组织中长期战略目标达成的有效方法。式的选择及设计要素。而从人力资本理论来看,Becker(1987)认为,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经济增长,如果离一、长期激励的理论渊源及发展开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无法解释经济的长期李丽,中国人民大学劳增长以及各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巨大差异。知识动人事学院博士。电子企业推行长期激励,其理论渊源可追溯经济下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已共邮箱:lilylemmon@163.到产生

6、于上世纪70年代的委托代理理论,同成为企业价值增长的两个源头,人力资本既com。这其中最有代表性是Alchian&Demsetz然具备资本属性,其回报就不应仅仅是劳动收傅飞强,中国人民大学劳(1972)、Jensen&Meckling(1976)的研益(工资),而应该对企业的产权或利润增值动人事学院博士。电子邮究成果。随着当时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的享有分享权,而基于企业价值分享的中长期激箱:fufeiqiang@163.com。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03理论研究

7、63开发技术

8、TECHNOLOGYOFHRD励计划正是对企业人力资本作用的承

9、认与肯定。明,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关系,他认为在长期激励计划的实践中,股权激励是被提及最多的管理层持股仅作为一种福利制度,持股比例偏低,加之旧一种。从20世纪80年代起,欧美企业普遍在经营者层面推观念的影响,不能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行股权激励计划,并不断创新和丰富股权激励的工具和方正是因为股权激励计划在实操中的失效性,越来越多法。而国内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在学习、模的企业开始尝试“基于公司业绩指标并以现金支付”的长仿欧美企业最优实践的基础上也开始做一些尝试和探索。期激励计划,并有不断的实践应用和形式创新。Wind资讯

10、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2013年(截止4月19日)分别有118、49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方案,并且激励方二、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模式及设计要素式也更为多元化。但无论是相对成熟的欧美市场还是正处于深层次培育和完善阶段的国内资本市场,股权激励计划(一)基于现金计划的三种长期激励模式的有效性始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这体现在一方面公基于现金计划的长期激励,其重点是向激励对象传递明司的股价能否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另一方面管理层确的激励导向,而这种激励导向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提升持股对于公司的业绩提升是否具有正面的强效应。业绩、推动上市。

11、常见于对于上市规划清晰、且中长期内上在关于经营者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研究中,市导向较高的非上市公司。该类企业在Pre-IPO前,考虑到我们可以发现有大量的结论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