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物安全现状与对策

中国食物安全现状与对策

ID:38275572

大小:282.7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7

中国食物安全现状与对策_第1页
中国食物安全现状与对策_第2页
中国食物安全现状与对策_第3页
中国食物安全现状与对策_第4页
中国食物安全现状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食物安全现状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116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11月)第ll期中国食物安全现状与对策许世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套,北京100081)摘要:介绍了食物安全的基本特征,分食物数量、质量、营养和可持续性发展四个方面对中国食物安全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生产、消费、预警三方面对食物安全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中国;食物安全;特征;现状和展望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食物安全与人类生存、国家安危和社会发展休戚相关。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生产要素用于以粮食为代表的食物生产,并且把实现食物安全列为各国政府经济

2、发展的核心政策目标之一。l食物安全的基本特征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食物安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期间经历了三次的发展过程,最近公布的定义,食物安全是指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食物安全。1)内涵特征。食物安全的内涵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层次性是指从数量的角度,要求食物的供需平衡,即满足食物数量安全;从质量的角度,要求食物的营养结构合理、优质卫生健康(无污染),满足人们健康生活的需要,即满足食物质量安全;从发展的角度,要求食物的获取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

3、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即确保食物来源的可持续性。’动态性是指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所表现的食物安全问题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以及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的差异,造成食物安全系统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程度的不同,最终导致食物安全的内容和目标的差异。当一国的食物短缺和营养不良到了一定的水平,食物数量安全就成为该国的首要问题;当一国的食品污染或者营养失衡到了一定的程度,食物质量安全就成了突出问题。2)属性特征。一是绝对性与相对性。在某一区域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食物安全具有明确的科学内涵,安全与不

4、安全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因而食物安全具有绝对性。同时,食物安全的内涵是不断发展的,食物安全只是相对于一定文化背景和具体经济发展阶段而言的。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食物安全又具有相对性。二是社会性与个体性。食物安全性的高低关乎人类生命健康与繁衍生息,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看,食物安全的供给具有全社会性,食物是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但在食物供给相对充裕的条件下,人类对食物的选择和消费又纯粹是个人行为。从这个意义讲,食物安全又具有明显的个体性。三是现实性与潜在性。食物安全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与人类生命健康的直接性,决定了食物安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从另一个

5、角度看,食物安全又具有盖豁:;恭竺登笋益项旷农产品质鼍安全预瞢技术与信息支撑体系研究。舶编号。2”“⋯。作者简舟:许世卫(1962一),男.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国家禽物与营养咨i句委员舍将书长。研究方向:食物发展、农业信息分析研究。万方数据第ll期(2007年11月中国科技论坛潜在性。长期食物不足或食物消费结构不合理的人群,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对个体的生命健康和智力发育造成潜在威胁。从质量角度看,食物安全也具有潜在性。四是系统性与区域性。食物安全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与政治等多因素、多环节的复杂系统。从全球范围来看,世

6、界食物安全是一个大系统,各个国家和地区是子系统。从单个区域的食物安全来看,食物安全是供给系统和需求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食物安全具有区域性,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经济区域、不同行政范围的食物安全。3)影响特征。从食物安全影响所产生的方式或结果来看,食物安全的影响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危害的隐蔽性。受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的食物,其安全的真实水平或程度往往得以掩饰,很难凭感观或一般检测设备进行识别。并且,一些参数或指标的检测难度进一步加大,检测时间进一步延长,质量安全状况难以及时准确判断,危害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二是危害的多发性。化肥、饲料、

7、农药、兽药是食物生产的重要投入品。当前,中国农药、兽药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相当混乱,一些农业投入品专业技术人员都难以识别,对科学文化素质还不太高的农民来说,更是难以准确判断,加上农业投入品使用的不规范和工业“三废”排放造成的面源污染,使得食物质量安全事故呈多发态势。三是危害的累积性。在食物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中,影响食物安全的影响因素较多。既受农业生产过程中因素的影响(称为“第一次污染”),也受加工生产环节和加工原材料不安全要素的影响(称为“第二次污染”),还受到包装材料、运输贮存设施条件等的不安全要素的影响(称为“第三次污染”)等。可见,有毒有害物质将不

8、断积累在终端食品中,对人体危害逐步增强,具有危害的累积性。四是危害的广泛性。与初级农产品质量不安全的危害程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