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

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

ID:38286621

大小:133.4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1

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_第1页
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_第2页
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赵峰[摘要]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东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幅差距及非农产业发展差距扩大,是制约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寻求加大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各具特色经济地带等

2、发展方略。[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瓶颈制约发展方略[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470(2007)—12—0045(03)[作者]赵峰教授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29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经济已有四次大的发10508亿元、8107亿元和4407亿元,与2000年相展。从珠三角的崛起,到浦东开发带动长三角经济比年递增分别为9.3%、9.8%和9.9%。东部地区增长,到西部大开发,再到东北振兴、泛珠三角的农业增速放慢,一方面由于基数较大,另一方面近合作,每次区域经济的增长,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各

3、几年随着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加快,中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央和地方政府对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加强,中、西议提出,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部地区农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农业总产值占全国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深远,它标志着中国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在波动中呈逐年上升趋势。与经济由“单极增长”进入更加强调互动协调发展的2000年相比,2005年中、西部地区农业总产值占全“多轮驱动”新时期。中央政府的政策对于农村区域国的比重上升了1.6个百分点。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进一步加2.东部地区农

4、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支农政策力度,加大对粮高于中、西部地区。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农食主产区的扶持,增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9279亿元、2802亿元、大扶贫力度,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成效将更加显著。1426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17%、81.1%和63.3%。由于东部地区投资高速增长,农村固定资一、“十五”时期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绩效及特点产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4.9个百分1.各地区都有较快发展,中、西部地区增速快点,中部下降2.4个百分点,西部下降2.5个

5、百分于东部地区。近年来,中央政府把优化农产品区域点。东部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中、西部布局,进一步发挥农业区域比较优势,作为推进农地区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非农户投资明显高于中、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西部地区。2005年东部地区非农户投资7571亿元,的重大步骤。“十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地比2000年增长174.2%,不仅高于全国平均区的扶持力度,很多政策相继出台,使得中西部地152.6%的增长速度,而且大大高于中部地区区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2005年东、中、西106.6%、西部地区75.3%

6、的增幅。在农户生产投入部地区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为方面,东、中、西部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江苏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及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编号:07SJD790018)和南京审计学院重点课题“江浙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悖论及技术创新模式比较研究”(编号:NSK2007/A05)的阶段性成果。45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3.中、西部地区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增长速南四个肉羊优势产区持续快速发展;东北、华北和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京津沪三个奶类优势产区更是保持高速发展。特

7、色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5405.2千克/公顷、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令人瞩目,产业链条进一步5359.2千克/公顷、4676.5千克/公顷,分别比2000拉长,效益明显提高。年增长6.3%、12.5%和10.1%。中、西部地区分二、制约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因素别比东部地区高出6.2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1.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加额快于中、西部中、西部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地区,贫富差距又有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发挥。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农村4.中、西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增长速度明

8、显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253元增加到2005快于东部地区。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每公顷年的3255元,增加1002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农作物播种面积拥有的农机总动力分别为6.2千实际增长5.2%,比“九五”期间年均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