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ID:38323744

大小:823.06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6-10

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_第1页
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_第2页
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_第3页
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_第4页
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思考题1.美、欧、日、韩文化产业繁盛的原因?2.西方文化产业理论中的主要学派有哪些?怎样理解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3.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一、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一)世界文化产业的产生及原因1.产生理论源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和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文化传媒介质的三次革命:印刷术电视技术电影、录音、无线电2.原因:第一,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提供了发展空间。第二,现代高科技,提供技术支持。第三,全球化趋

2、势,产生助推作用。(二)美国文化产业1.现状☆美国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组织体系。☆纸质媒介、电台、电视台、电影等文化产业已经相当发达。美国纸质传媒相当发达,日报有1500多家,周报和小报则更多达8000家。《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报纸的发行量均超过了100万份。当前,美国共有1965家电台,其中仅商业电台每年的广告收人就高达88亿美元。2O世纪中期,美国平均每个家庭拥有一台以上电视机,人均在电视机前消耗的时间则多达7个小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制作基地—好莱坞,

3、好莱坞具有技术先进的电影生产流水线和成熟的商业运作经验,每年生产出大量的商业娱乐影片辐射全球,其商业利润相当可观。1929年创立的奥斯卡奖闻名世界,是全球众多影片制作商角逐的奖项,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各国商业影片的发展趋向。迪士尼乐园☆20世纪末,美国绝大多数传播媒介都已走向集约化、巨型化。☆文化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比重,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2.原因☆经济的自由主义☆文化扩张战略☆先进的科技水平☆“赢家通吃”战略好莱坞标志性筑——环球影城(三)欧洲文化产业1.现状英、奥:定位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

4、整合。法、德:是图书生产、销售和出口大国,图书出版业是其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2.原因:良好的产业政策英:努力培育文化产业的潜在市场;加快文化部门建设与保护。法:政府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文化设施。德:政府直接投资传统文化;加强德国电影在欧洲和国际的合作;保留对出版业的监督及管理。(四)亚洲文化产业1.现状日:是亚洲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1993年年产值超过汽车工业年产值1995年《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确立了日本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优势产业:游戏软件、动漫画、

5、日剧韩:1988年汉城奥运会极大推动了韩国经济发展1998年,韩国政府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优势产业:数字游戏业、影视业、音像业2.原因二、世界文化产业的理论流派(一)“文化工业”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学术团体,是20世纪西方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之一,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1、发展及代表人物早期:1930年至1949年。代表人物阿多诺、霍克海默、本雅明等。鼎盛期:1949年至1969年,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施密特、内格特等。末期:20世纪70年代末,走向解体。2、“文化工业”批

6、判理论“文化工业”概念是20世纪40年代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先提出。霍克海默阿多诺back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主要观点:第一:金钱是文化工业存在的根源。第二:剥夺了艺术本应具有的反抗及批判功能。第三:降低了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丧失了传统艺术的“韵味”。第四:使创作者不可能自由创造,消费者丧失独立判断能力。(二)基础理论——英国文化学派(伯明翰学派)其研究重点在于对文化产品中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探讨,注重研究文化产业的符号生产机制及符号生产的原则。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当代

7、文化研究中心”,标志着英国文化学派的成立。1.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有雷蒙·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特里·伊格尔顿。雷蒙.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特里•伊格尔顿2.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第一:拒绝高雅与低俗的传统划分,取消文化产品中审美标准的首要地位。第二:文化研究的重点转向流通过程,更关心文化产品的用法与用途。第三:认为文化产业的文本是开放的,受众虽不参与内容的生产,却可以参与文本的解读,从而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接受文化产业产品。3.美国文化产业基础理论代表人物约翰·费斯克,提出著名观点“大众文化就是日常生活

8、”,代表著作《理解大众文化》赫伯特·甘斯,提出“品味文化”的概念,代表作《大众文化和高级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创立后现代主义的概念,代表作《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三)应用理论其研究侧重于文化产业实践的理论探索,以期解决实际问题,包括有关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和营销以及文化产品提供企业的管理和运作等方面。三、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重大事件:1992年,罗干在《重大战略决策——加强发展第三产业》中首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