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高考语文复习建议

浅谈管理高考语文复习建议

ID:38342025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0

浅谈管理高考语文复习建议_第1页
浅谈管理高考语文复习建议_第2页
浅谈管理高考语文复习建议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管理高考语文复习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n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n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n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n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求稳、求实、求活——高考语文复习建议江宁高级中学语文组长、南京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李照秋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高考语文的复习已到了收口阶段,语文复习的筐篓编得怎样,收口阶段十分重要。在这个复习阶段,建议考生们努力做到求稳、求实、求活。一、求稳求稳,即力求稳定。越接近高考,语文复习越要保持其稳定性。首先,应保持较为稳定的心态。在复习过程中,考生不能因为由于某些知识的缺陷而产生对语文学科焦虑、畏惧的心理

2、,应以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投入到语文复习中去。其次,应保持相对稳定的学习习惯。初、高中以来,长期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应尽量地保持,避免打乱固有的学习节奏,影响语文复习的效果。再则,应保持自己较为稳定的优势。考生对自己的某些知识优势,应不断巩固,争取在高考中正常地发挥出水平。二、求实求实,即力求实在。在语文复习的“收口”阶段,应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实在在地研读《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既是对高考命题的制约,又是透明度最高的命题“信息源”,它规定了高考的性质、能力要求、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对此,考生要认真研读。在研读时,应特别注意抓住《考试说明》的前后变化,

3、从中摸索出命题趋向。2004年,已将标点符号列入了考查范围;对词语的考查,增加了熟语一项;对古文阅读的考查在题型上将有所调整,即将古文阅读的5道选择题减为4道,增加古文翻译的文字量和题目分数。这些变化,可能在2004年高考试卷中反映出来。如果能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必将大大提高语文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2、实实在在地看课本。有些考生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内容,于是将课本弃之不顾,腾出手脚来做课外的题目,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毫不夸张地说,高考语文的大部分题目,虽然在课外,但源于课内。在语文复习的最后关头,认真看课本,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看课本,可以进一步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从词性、

4、意义、作用角度作一温习;强化典型实词的记忆,直译含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以及含有常见文言句式的句子;默写《考试说明》规定记诵的四十篇中常见的名句;识记课文注释中常见的字词的音、形、义,以及课本附录中的字词;理解、揣摩现代精典课文的布局谋篇、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及重点词句的含义等等。3、实实在在地整理、归纳已做过的试卷。将做过的试卷,分类整理。对于答题准确率较高的那一类题目,可对照参考答案,琢磨该类题目答题的特点。对于错误频率较高的一类题目应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及时补漏补缺。4、实实在在地精练。临近高考,为了提高语文复习的实效,精心练习十分必要。怎样精练,最实在的办法,不妨做做近

5、几年的高考题。高考题在题目设置上具有典型性与科学性,考生做做高考题,一方面可以进行考前的“热身”,另一方面也能体验高考题的特点。语文基础知识、语言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都可以从高考题中有选择地进行练习。由于写作耗时较多,考生的精力有限,在冲刺阶段,写整篇文章已不大可能,因此,可将写作训练的重点放在审题、拟题和编写写作提纲上,这不失为实在之举。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估计仍为话题作文,纵观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从无限制性向有限制性发展,从单一话题向关系类话题演变,最近各地模拟试卷中又出现了比喻性话题作文。考生在审题训练时,应选择不同命题形式的话题作文题进行训练,力求审准题目。拟题

6、训练往往被大部分考生所忽略,其实文章的题目,规定了文章写作的方向;题拟不好,将大大影响文章的质量。考生在进行拟题训练时,首先,应力求准确,可将话题作为陈述的对象,不可将话题放在修饰语部分;若将话题放在修饰语部分,文章的重心将会发生偏移。其次,拟题应力求新颖,以形象、优美的语言表现话题内容。写作提纲是文章的骨架,议论文提纲应力求层次分明,有逻辑性;记叙文提纲应力求选材得当,组材合理。5.实实在在地做一些积累工作。主要包括:①进一步识记课外常见的名句。②进一步识记常用的字词。③积累写作素材。三、求活求活,即力求灵活,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它包含理解、迁移、运用等三个层面。理解、迁移、运用相关知识,

7、涵盖的内容比较多,不可一一谈及,在这里只能点击一二。先说说理解,就拿名句默写来说,考生复习时,一定要识记并一字一字地写出来,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还要理解它的意义,有些名句,甚至还要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如果今年考查名句改变由上句写下句或由下句填上句的考查形式,从理解角度来命题,考生是否能得心应手?因此,考生复习时应在理解上下点功夫。再说说迁移,考生对于仿句的复习非常认真,从陈述对象、表现手法、内容表达,甚至于关联词语都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