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水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

浅论水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

ID:38342507

大小:20.9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0

浅论水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_第1页
浅论水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_第2页
浅论水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_第3页
浅论水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_第4页
浅论水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水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摘要:保护水资源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开拓创新,强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好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资源问题,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妥善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防止人类活动对水的侵害。关键词:水资源;水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1引言水资源工作支撑和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水源地保护提高了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调水引流、蓝藻打捞、生态清淤、“湖泛”防控等工作保证了江河水质和一个宜居的环境的实现。水文监测为防汛、供

2、水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决策信息支持。2水资源保护现状(1)水功能区监督管理陆续出台了《水法》、《取水许可证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制定出各地水域纳污能量核定,提出限制排污总量,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水资源保护协调机制,在完成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及时将监测结果通报各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布各地区水源地名录。(2)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按照中央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明确节水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探索不同类型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具体模式和有效途径。把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和社区活动作为落实节水

3、型社会各项活动。(3)制定突发事件预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突发性水污染的预案。要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对有序,处置得当,确保饮用水的安全。(4)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减少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害,提高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例如乌拉泊水库清淤质利用及生态恢复建设工程正是利用乌拉泊水库清淤工程中清理出的清淤质对1573.5亩戈壁沙坑平均覆土约1m厚,选择防风性强、深根性、抗性强、耐旱适宜在项目区生长的乡土树种进行生态建设恢复。一方面即减少外运清淤质费用,另一方面对水库上游戈壁沙坑通过生态

4、建设,可以防风保土,改善水库生态环境状况,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界面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项目符合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国策以及支持科技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与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先行的思路不谋而合。3目前水资源保护工作存在问题水资源管理和水文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对照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职能部门职能交叉现象仍然存在。新的“三定”规定已经出台,但与其它职能部门及流域机构在

5、水资源管理工作上仍存在交叉。(2)基础工作还不扎实。如水功能区管理比较薄弱,用水量、水质、水源地、用水大户等资料还不够翔实。(3)水资源人才队伍不够健全,各市、县之间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4)技术支撑不强。需要加强紧贴水资源管理需求的课题研究和前瞻性研究。(5)水文站网和水文监测能力有待完善和加强。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水资源管理和水文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地务必高度重视,科学统筹安排,狠抓措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4水资源保护的建议4.1围绕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总量控制框架体系国家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

6、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国务院将要出台指导意见,制定南水北调干线要完成水量分配方案,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手段。要以取水许可为抓手,严格控制取水单位的取水总量,通过9规范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地下水管理等工作程序,提高管理水平;要加强行政审批的后续管理和执法监督,避免“只审批不监管”的问题。要加强水资源论证资质单位管理,提高论证工作质量,积极推进规划和区域水资源论证工作试点。要深化地下水总量控制管理,全面推行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和压采工作,年内全省地下水开采总量再压缩360万m3,控制在7亿m3。组织开展地下水科学利用研究和地下水应

7、急备用水源地建设试点,出台矿坑排水、矿泉水、地热水价格政策。同时,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组织开展水资源管理专项执法检查,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行为。4.2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健全节水型社会考核管理体系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框架已经形成,正处于不断深化和全面铺开的局面。①要逐步从试点向全面推开转变,加快推进全省范围的节水型社会建设。②健全节水法规制度体系。加强自来水的计划用水管理。③完善节水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节水型社会的考核奖惩机制,特别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4.3围绕现代化管

8、理的目标,加强能力建设和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针对县级水资源管理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开展县级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选定一批基础好的地区进行试点,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开展供水、排水、节水、水生态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