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小测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小测

ID:38474639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小测_第1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小测_第2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小测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小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中石兽》课堂检测题总课时数:1课时执教者:马丽执教班级:七(3、4)班使用时间:2013、11一、文学常识题。《河中石兽》出自(书名),它以记述、为主,是以形式写成的小说。作者是(朝代)(身份)(人名),他主持编写的(书名),被誉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二、文言基础知识题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临河干()圮()于河棹()数小舟曳()铁钯木杮()湮()于沙上啮()沙欤()2、重点词语(红色字体)解释。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阅()十余岁募()金重修竟()不可得棹()数小舟曳()铁钯究()物理是()非()木杮湮()于沙上不亦颠()乎服为确论(

2、)凡()河中失石反激()之力啮()沙为坎穴固()颠如()其言但()知其一3、一词多义①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闻之笑曰()众服为确论()当求之于上流()啮沙为坎穴()一老河兵闻之()其反激之力()4、翻译句子。①沿河求之,不亦颠乎?②众服为确论。③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⑤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三、阅读理解题。1、讲学家与老河兵的“笑”含义一样吗?2、这篇文章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3、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不少,你还能举出一、二例吗?阅读理解参考答案:1、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地嘲讽和一种自信,刻

3、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老河兵的“笑”流露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2、◎考虑问题不能想当然,没做一件事前,不要妄下结论。◎实践出真知。(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文通过和尚、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兽的下落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3、比如冬天,北方地区应是冷的,但济南就不冷,这是由其独特的四面环山、城在盆底的地形特点决定的。再如,有人指责别人见到大街上摔倒的老人而不扶助,却不知别人未必没有公德心,大概会有救人反被诬的顾虑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