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症与防治(心里C证)

青少年抑郁症与防治(心里C证)

ID:38475702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3

青少年抑郁症与防治(心里C证)_第1页
青少年抑郁症与防治(心里C证)_第2页
青少年抑郁症与防治(心里C证)_第3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抑郁症与防治(心里C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少年抑郁症影响因素与治疗方法摘要:当前青少年青春期抑郁症发病率在不断攀升,已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更多是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青春期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可通过多种途径,除开必要的药物治疗,更应该从学校、家庭和自我调节等方面进行治疗。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影响因素治疗方法国外学者认为,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会对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消极影响。严重的抑郁不仅会损害个体的动机和情绪,甚至会导致自杀行为。我国学者孟昭兰认为,抑郁是一种复合性情绪体验。它与一般的悲伤不同,抑郁的体验比任何一种单一负性情绪更为强烈,而且持续时间更长,给人带来的痛苦更长。它除了

2、悲伤外,还伴有痛苦、愤怒、自罪感、羞愧等情绪。冯正直将青少年抑郁界定为青少年期出现的以忧郁为主的显著而持久的悲哀、不幸和烦躁的情绪、行为和身心不适症状。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抑郁的核心特征是缺乏快乐,失去体验快乐的能力,它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身体和心理,伴随着行为和身心的不适症状。所以,抑郁对青少年来说,是一种以持久的情绪低沉和忧郁为特征的不良心理状态,是一种对身心影响极大的情绪。其主要表现为:兴趣衰退、“厌学”、学习不上进、胡思乱想、注意力不集中、自卑、学习能力差、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过低、身体不适、悲观失望等等。这种抑郁情绪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应该从以

3、下几方面来认识青少年抑郁症:一、青少年目前心里健康状态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现状,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世界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疾病达20%,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分别达到2.5%和8.3%,13%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焦虑障碍,而且患病年龄比20年以前提前。就健康和生产力而言,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明显的负担,WHO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精神疾病负担已经超过疾病总负担的15%,以残疾调整生命年为指标,抑郁症在疾病负担上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而居第二,已经成为威胁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二、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原因青少年抑郁症产生和发展过程,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根源,一方面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把自己的愿望强行施

4、加给孩子,替孩子设想着未来,孩子被迫学习;有的老师在教育方法上,只讲功课,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快节奏的社会生活,高负荷压抑着中学生脆弱的心灵,因为千千万万个学生都在挤升学这个独木桥,做不完的作业,频繁的考试,生活紧张而单调。这些来自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诸多压力,如果处理不好,久而久之,势必导致心理障碍。目前,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遗传、心理及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首先,遗传及环境因素。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缘越近,发病概率越高。调查发现,青春期抑郁症中约71%

5、有精神病或行为失调家族史。抑郁症儿童青少年的一级亲属终生患该症比率在20%~46%范围。抑郁症青少年的家庭有较高的父母攻击、惩罚、婚姻冲突和拒绝现象而缺乏支持与帮助。而受虐儿童中75%以上在青少年时期易发生抑郁、焦虑、攻击、反社会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尽管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但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更多是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1、早期生活经验方面的因素先天易感素质的儿童经历创伤性体验后容易促发情感性障碍。有调查提到抑郁症儿童精神刺激事件比对照组多三倍。一个人早年和儿童时期不良的生活经历会使抑郁症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比如早期情感剥夺和失落,父母的不适当教养方式,生活中重大事件造成的心理影

6、响,缺乏成长支持等等。2、社会心理因素,特别是应激及应对方式人格是个体在社会与生活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一贯的行为模式,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有研究发现,归因方式和自尊是抑郁发病的易感因素,抑郁性的归因方式、低自尊与随后的负性事件相互作用可使原来没有症状的个体抑郁症状增加。尽管最初的认知模式都提出严重的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或失业)通常是抑郁症的沉淀剂,但最新研究认为,温和的生活压力事件能为敏感者的抑郁症状提供替代途径。此外,有研究提出了“诱发”效应,即连续的触发事件能使抑郁症逐渐变得轻微。应激方式也是影响抑郁障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抑郁患者比正常人群采用更多的逃避应对方式。青少年在面对生活、学习或压力

7、事件时,如果不能用正确方式来处理和解决问题来减少负性情感,会增加罹患抑郁症的风险。三、青少年抑郁的预防与防治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应以抗抑郁药物与心理治疗并重为原则,单纯靠药物或靠心理咨询都是不正确的。当药物治疗缓解改善了病情后,再配合心理治疗,会使患者认识本病,改变认知,完善人格,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与自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所以,我们必须从学校、家庭和自我调节等方面进行治疗。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