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研究进展09本

非甾体类抗炎药研究进展09本

ID:38492756

大小:749.05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6-13

非甾体类抗炎药研究进展09本_第1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研究进展09本_第2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研究进展09本_第3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研究进展09本_第4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研究进展09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甾体类抗炎药研究进展09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非甾体类抗炎药 研究进展中国药科大学季晖抗炎药按化学结构的不同分为甾体类抗炎药(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2021/9/21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自膜磷脂生成的各种物质及其作用以及抗炎药的作用部位示意图2021/9/21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

2、抗炎作用的药物,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炎症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RA)、骨关节炎(OA)、强直性脊椎炎(AS)、红斑性狼疮等,对感染性炎症也有一定疗效,是目前世界上处方量最大的一类药物之一。2021/9/21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按化学结构分类和各类代表药物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呲唑酮类:保泰松、羟基保泰松其它有机酸类: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甲氯芬酸、布洛芬、舒林酸、萘普生、吡罗昔康等2021/9/21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

3、ty.com【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对COX-1和COX-2的抑制作用基本相当,具有相似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1、解热镇痛: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阿司匹林2021/9/21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2、抗炎抗风湿:能减轻炎症引起的红、肿、热、痛等症状,迅速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大剂量阿司匹林能使风湿热症状在用药后24h~48h症状明显好转。用于抗风湿最好用至最大耐受剂量,一般成人每日3g~5g,分4次于饭后服用。2021/9/21Freetemplatef

4、romwww.brainybetty.com3、影响血小板的功能:低浓度阿司匹林能使PG合成酶(COX)活性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失活,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酶,减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2(TXA2)的生成,而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及抗血栓形成,达到抗凝作用。高浓度阿司匹林能直接抑制血管壁中PG合成酶,减少了前列环素(PGI2)合成。PGI2是TXA2的生理拮抗剂,它的合成减少可能促进血栓形成。临床上采用小剂量(50mg~100mg)阿司匹林防治血栓形成,以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脑缺血病。2021/9/21Freetemplatefrom

5、www.brainybetty.com【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表现为上腹不适、胃出血(无痛性出血)及加重胃溃疡。胃溃疡患者禁用。原因:①口服可直接刺激胃粘膜;②血浓度高则兴奋CTZ;③抑制胃粘膜PG合成,增加胃酸分泌,削弱了屏障作用。2021/9/21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2.凝血障碍:出血时间延长,用VitK防治。原因: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制凝血酶原形成有关。2021/9/21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3.过敏反应:

6、偶见荨蔴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某些可诱发哮喘--阿斯匹林哮喘。原因:因PG合成抑制,由花生四烯酸生成的白三烯及其脂氧酶代谢产物增多导致支气管痉挛,诱发哮喘。AD治疗无效。2021/9/21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5.水杨酸反应(>5g/d):表现有头痛、头晕、耳鸣、视、听力减退,重者精神紊乱、呼吸加快,酸碱平衡障碍。4.瑞夷综合征:多见于极少数患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青少年,虽少见,但可以致死。其表现为开始有短期发热等类似急性感染症状。2021/9/21Freetem

7、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胃肠道反应的发生机理抑制COX活性,阻断PG的生物合成:1971年Vane等首先指出,NSAIDs的抗炎镇痛作用和胃肠道损伤等副作用都是由于抑制COX活性,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从而阻断PGs的生物合成所致。PGs是一类重要的炎症介质,但正常组织中PGs的分泌对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和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又是必需的。2021/9/21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1)调节或影响胃粘液和碳酸氢盐的分泌,抑制胃酸分泌及H+逆向弥散;(

8、2)维护粘膜微血管系统及正常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良好的血流状态,增加DNA复制而促进胃上皮细胞更新、修复和调节粘膜免疫细胞功能等作用;(3)稳定溶酶体膜、减少溶酶体释放、保持内皮细胞的完整性。正常量的PGs对胃肠道的保护作用2021/9/21Freetemplatefromwww.brainybetty.comNSA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