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伤心的政治》

读书笔记《伤心的政治》

ID:38528085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4

读书笔记《伤心的政治》_第1页
读书笔记《伤心的政治》_第2页
读书笔记《伤心的政治》_第3页
读书笔记《伤心的政治》_第4页
读书笔记《伤心的政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书笔记《伤心的政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伤心的政治》读书笔记黄克洲机制2班一、内容简介《伤心的政治:袁世凯的宦海残局》以晚清民国的政治生态为大背景,围绕袁世凯政治生涯中的几个关键点展开叙述:一是袁世凯科场失意,投笔从戎;二是袁世凯在朝鲜捞得政治生涯第一桶金;三是袁世凯小站练兵;四是戊戌政变,袁世凯升任山东巡抚;五是担任北洋大臣,入职军机;六是还居退隐,垂钓洹上;七是辛亥革命,袁世凯坐收渔利,揽取临时大总统之位;八是袁世凯称帝,黯然收场。二、人物简介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1912年3月,袁世凯因促成共和有功,当选中

2、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后不久,被推举为中华民国首任总统。1915年12月12日宣布恢复帝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1916年3月22日,在做了83天的皇帝之后,由于内外交困,袁世凯被迫宣布撤消帝制,恢复民国。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死于北京,时年57岁。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三、场景回忆1、年少英才在这大转折的时代,走入疆场的袁世凯成了现代军阀的“总教头”,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武夫治国梦”。——《伤心的政治》袁世凯的投笔从戎,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持续百年的大动荡中,那些走入疆场的人,也取舍异途,要么汇

3、入革命的洪流,成了“革命军”,要么成为军阀,成了后来所谓的“反革命”。在这大转折的时代,走入疆场的袁世凯成了现代军阀的“总教头”,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武夫治国梦”。从政治方面来说,袁世凯在早期便已经初露峥嵘。当时的他以小钦差的身份,做当时中国的附属国朝鲜的监国,抗日反帝。期间种种事迹表现他不凡的手段和深思的谋略,大权独揽,中流砥柱,支撑危局,令环伺的五大帝国,亦瞠目结舌,无可奈何。以现在的目光来看,我觉得这已经是个手段通天的政治人物了。简单概括,在朝鲜的十二年中,袁都处在对抗日本的最前沿地位,而且他周旋于日俄美英等列强和朝鲜各种势力之间

4、,费尽心机得把朝鲜限制在中国的控制之内,如果没有袁,朝鲜不必等到甲午战争,早已脱离中国。由此,称袁世凯是民族英雄也不为过,此为他的功绩,不容抹去。2、呼宪政,推吏治,行法制“粉碎了经历2100年的中国帝制政府模式及其哲学基础的,不是以孙中山及其同伴为中心的1911年政治革命,相反却是1902到1910年以晚清新政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改革.”——《新政革命与日本》袁在天津首搞法制改革,引入西方议会制度,实行宪政。后在全国倡导实行君主立宪……在整顿直隶吏治方面,他亦成效卓著,是清末新政中最为人瞩目的善政之一……民国时期,袁颁布众多的法令以

5、推行法制(如《政团不许干涉司法行政两机关令》,《通饬禁种鸦片文》,《申禁强迫国民捐令》,《饬令各省整理财政文》,《严禁种植贩卖吸食鸦片文》,《告诫政党并禁军人入党令》)3、戊戌变法仿佛重温高中历史内容,书中作者平白直叙戊戌变法前因后果,袁世凯虽身陷其中,却没有起特别的作用,并非导致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戊戌事件,以我看法,光绪皇帝和几位近臣,想沟通袁世凯,到颐和园搞政变,疑点多多。当时袁世凯在小站拥兵七千,若想起兵,则需杀掉拥兵多得多的顶头上司荣禄,然后率兵打向北京,然而前方却有聂士成、董福祥等悍将率优势兵力等着。另一点,八月初六日慈禧

6、实行政变时,如果是袁世凯告密导致政变,则政变上谕中必定指名捕拿谭嗣同,因谭是往说袁世凯围园劫持太后的人,慈禧太后能放过他?那么,政变之初,慈禧为何不捉拿谭嗣同?此外,维新派在袁世凯眼中,顽固派守旧,却实力雄厚,维新派虽有开创精神,但不实际。两相权衡之下,袁世凯选择对荣禄坦白。只是,他还没得及告密,慈禧已经发动政变。所以戊戌变法的失败,一股脑归咎于袁世凯,恐怕过分。从高中历史课本,亦能有知,当时袁已看出梁康维新派缺乏经验,太幼稚,太急于成功,而且手中基本没有权利,没有话语权,此次变法,注定失败。政治斗争中,为了一场几乎不可能成功的政变丧

7、命,根本不值得,袁绝非这类人,也不屑成为这种人。3、称帝这一部分是全书中我最感兴趣的部分。袁世凯复辟帝制,执意搞个人专制和独裁,最后发展到称帝,其中原因众说纷纭。阅读相关书籍,亦得悉些许记载。其一,迷信。袁是个迷信的人,笃信风水阴阳之术,他相信称帝有“冲喜”的效果,希望可以打破什么宿命,活过六十岁。当袁世凯帝制自为的迹象非常明显时,四川碰巧发现一个溶洞里有两条嵌在洞壁上的恐龙化石,有人乘机蛊惑他称帝,说是祥瑞之兆,袁居然深信不疑,自命为“真命天子”。(《洪宪帝制》)虽说这种解释有些另类,但我觉得,坐拥天下的袁世凯,也有着成为皇帝的梦想

8、,这种对梦想迷恋最后变为了可笑的迷信罢了。其二,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这句话是杨度写的挽联“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此狱;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当时的袁世凯认为,中国现在一盘散沙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