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手》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手》

ID:38539266

大小:13.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4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手》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手》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手》_第3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手》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们的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和词语。2、学习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4、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喻,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初步具备了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大胆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之在理解体验、思考感悟中,情感受到熏陶,思想获得启迪。重点难点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和词语,理解课文

2、内容。2、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喻,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字来会画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打一人体器官。)板书“手”2、现在请伸出你的手,想想你的手能做些什么?(剪纸、画画、写字……)3、看来我们的手作用非常大,我们要好好爱护和珍惜我们的手。那么,手还有哪些大家没有想到的神通广大的本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渡的《我们的手》,去领略那柔美的情思。(板书“我们的”)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3、1、请把书打到29页,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词语画出来打上问号,想办法解决,再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在下面画个三角符号,也多读几遍。2、再读课文,这一次要做到流畅,有一定的感情,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在下面画问号,读完之后打个OK的手势给我。3、检查识字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1)大家读得可真投入,相信已经打败那些拦路虎了,让我们来展示一下吧。出示生字,开火车读,齐读。重点强调“辰”的读音和“帆”的写法,师板演(2)提出难理解的词语解决。(3)师:谁想来读一读?其他

4、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准确吗。(指名分小节读)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5、大家读得可真有韵味,我都不由自主地想读了,可以吗?不过我读完以后可要让你们说一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师配乐朗读)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初步感知。通过教师范读,自读,把课文读通读顺,体会文章的文质兼美。】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1、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电线)(2)现在,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每位同学说时,其他同

5、学认真听,做出评价。小组汇报。(3)(出示第一句)“我们的手,是电线。”齐读这句话。谁能把加点的字换掉,句子意思不变?(像)由此看来,这也是比喻句。(出示课后的“金钥匙”。)(4)这一小节,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老师相信,通过有感情的读,大家会体会得更好。指名读,美读。让读的学生自己或其他学生谈谈读的怎么样?好在哪里?2、学习第二节。(1)指名读。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桥)(2)为什么这样比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3)你们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名读。比赛读。3、学习第三节、第四节。(1)自

6、由读第三、四节。边读边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2)齐读。(3)有感情的朗读。四、品读课文,感悟内涵(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手的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呢?(传递美好的感情)(2)男女生对读。(3)师生接读。(4)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师生互动。当你握住我的手,我们的手是什么?学生仿写。伸出你们的手,互相握一握吧,说说你们的手是什么?五、整体回顾,总结全文同学们说得好极了。最美好的时刻,是心贴心的时刻,是手拉手的时刻。人们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愿我们能

7、将人们美好的感情传递下去。六、板书设计电线-----幸福桥-----友谊传递美好情感船------真诚小鸟----快乐七、布置作业手还会是什么?仿照课文,再写一段。八、课后反思在导入新课是经历了三个过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带领学生做手指操让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然后让学生看看自己的手像什么?都做过什么?在激发学生想象探究的过程中自然的导入新课。然后因势利导,利用多种形式的配乐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为什么我们的手是电线,是桥,是船,是小鸟?让学生充分讨论,同时朗读感悟,体会文章内

8、涵。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仿写,从而更加深刻体会手在传递情感方面的作用。诗的内容牵线易懂,学生一节课就能熟读成诵,并能仿写。学生仿写热情高涨,于是让每个人展示自己的作品,使本课的学习达到高潮,学生从中体验到了习作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正是我想看到了结果,课堂上学生是主角,让他们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