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师备课版)

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师备课版)

ID:38542629

大小:2.72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6-14

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师备课版)_第1页
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师备课版)_第2页
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师备课版)_第3页
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师备课版)_第4页
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师备课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师备课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生命的世界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一节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分两个课时来进行教学。本课时分为两个小知识点来进行教学: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前者以“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为核心,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由于需要时间准备,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生物学观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1)列举环境中

2、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列举环境中的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列举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尝试学习“提出问题”“设计简单的对照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等实验步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了解环境对生物界和人类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提前准备教师:(1)指导兴趣小组课前一周开始用馒头培养霉菌。(2)制作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多媒体课件。学生:(1)兴趣小组课前一周开始用馒头培养霉菌。(2)收集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有关资料。四、重点与难点重点:1.生物因

3、素和非生物因素;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难点: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谈话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均可以安排在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对结果的处理方法。六、学习方法:通过课外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堂上对图片的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七、学情分析:本课时在认识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以活动“探究温度对霉

4、菌生活的影响”为核心,通过图片资料分析,让学生认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与影响,进一步认识各类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是初中生物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习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实践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解决问题,学生兴趣大,参与积极性高,但实验结果不一定成功,教师应注意课前指导,并注重通过评价肯定和激励学生。八、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启发学生列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环境影响的实例,如:“金鱼、仙人掌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如果把它们的生活环境对调,结果会怎么?这说明了什么?”以此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环境影响到生物的形态、结构和

5、生存。非生物因素生态因素(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二)新知学习:1.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印证生物受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总结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等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大雁南飞蛇要冬眠水域的污染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水中动物死亡浮游生物过度繁殖2.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学生阅读课本15页,初步了解实验过程;再请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介绍霉菌的培养过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按课本要求在课下完成活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使学生明白生物的生活受温度、湿度、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6、。条件温暖潮湿低温潮湿方法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袋口,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环境里。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袋口,将实验装置放在低温环境里。实验预测实验结果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温暖环境低温环境(5~7天后)讨论:2.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1.根据你的日常观察和经验,你认为选用哪种食品容易长出霉菌?答:面包、馒头等湿润、营养物质丰富的食品。答:霉菌适于生活在温暖的环境里。3.学生观察课本第16页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除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之外,还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再请学生分析下图:寄居蟹狮子捕食斑马4.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

7、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同时渗透生物适应环境的观点。例:仙人球适于生活干旱的环境。叶茎根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的散失非常发达,吸收深处水分。绿色肥厚,储存大量的水,且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5.学生阅读课本17页,小组讨论、归纳并总结生物对环境常见的几种适应方式:保护色、警戒色与拟态。九、随堂练习:1.生态因素包括__和__。2.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__等多种因素,你能说出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