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教学大纲(本科)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本科)

ID:38560207

大小:126.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6-14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本科)_第1页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本科)_第2页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本科)_第3页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本科)_第4页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本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本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传染病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使用)郧阳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2006年5月修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传染病学是一门临床医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与防治规律的科学,并研究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进而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科学。传染病学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流行病学与预防措施,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同时必须学习及掌握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与微生物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内科学和儿科学等紧密联系的常用诊疗技术。一方面使学生具备扎

2、实的临床基础;另一方面又能掌握预防传染病的知识与技能,可做到能治能防,提高其工作和研究的质量,为控制与消灭某些传染病的流行打下基础。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具有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要求:(一)基本理论知识1.总论:了解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特征,诊断与治疗原则。学习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和终止的过程及阻断传染病流行的措施。2.掌握常见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措施和方法。要求掌握的病种有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狂犬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上呼吸

3、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副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白喉、阿米巴痢疾、疟疾、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3.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于某些在我国并非常见的传染病如新型肠道病毒感染和SARS等新的传染病的防治也应使学生掌握,以便加强监测。(二)基本技能:医学生必须做到如下几点●采集包括职业卫生等在内的相应病史资料;●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精神状态检查;●运用基本的诊断和技术规程,对所获得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确定问题的性质;●运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在挽救生命的过程中采用恰当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进行临床思维,确立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识别危及生命的

4、紧急情况和处理常见的急症病例;●以有效果的、有效率的和合乎伦理的方法,对病人做出包括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在内的处理;●对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指导病人重视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懂得对人力资源和各种诊断性干预、医疗设备和卫生保健设施的适应使用;●发展独立、自我引导学习的能力,以便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获取新知识和技能。就传染病学又有其特别要求如下:1.熟练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书写医嘱,填写各项有关记录,并符合规范(同内科学要求)。2.掌握常见传染病的诊疗常规、鉴别诊断及急症处理。3.掌握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隔离技术操作。4.掌握血片找

5、疟原虫,粪便查寄生虫卵及阿米巴原虫,尿三胆试验,正确采集与运送培养标本。5.掌握与学习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同内科学)。三、参考学时教学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共50学时。课堂讲授23学时,见习与示教27学时。第二阶段临床实习:3周(在第五年进行)四、必要说明:小儿传染病如麻疹、水痘、脊髓灰质炎、猩红热等由儿科重点讲授。教学安排与时间分配(五年制)课题学时1.绪论12.总论13.病毒性肝炎44.伤寒、副伤寒25.菌痢16.霍乱17.阿米巴病2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9.流行性乙型脑炎110.流行性出血热211.钩体病212.疟疾113.血吸虫病114.败血症状115.艾滋病2

6、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医学系传染病学总学时为50时,其中讲课为23学时,分配如下:(一)讲课内容注:1.麻疹、脊髓灰质炎在儿科中讲授2.预防医学专业讲课为32学时,酌情增加如鼠疫、炭疽、白喉、肺吸虫病等。(二)实习内容:在学习传染病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用以病房实习与示教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熟悉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和方法,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与熟悉基本技能。下列重要传染病可供实习:1.伤寒、副伤寒,2.菌痢,3.阿米巴病,4.病毒性肝炎,5.流行性脑膜炎,6.流行性乙型脑炎,7.流行性出血热,8.血吸虫病,9.钩体病,10.疟疾,11.败血症,12.其他传染病。实习方式:

7、根据病源及学生情况,可分别采用:1.病例示教与课堂讨论2.待查病例分析:可安排发热待查,腹泻待查,肝大待查,黄疸待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课题进行,着重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与临床思维能力。3.录相教学:适用于少见或季节性强的传染病。4.病室查房或门诊见习。5.自学与读书报告会。第一章总论目的要求:一、了解传染病的概念及其危害,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区别,学习传染病的目的。二、熟悉传染病发病机制、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与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三、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原则。教学方式和时数:课堂讲授,2学时。(绪言1学时,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1学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