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

ID:38575539

大小:16.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饮酒(其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30课《诗五首》之《饮酒(其五)》。教材简析:《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这首诗歌颂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突出地表现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使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是陶诗中最著名的诗篇之一。教学设想:学习诗歌,可以遵循这样一种方法: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

2、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诗意,背诵全诗;2.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如“见”“悠然”以及景物描写理解作者的悠然闲适的隐者心境;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的天人合一(艺术化)人生追求。教学重难点:1.背诵全诗。2.了解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辞官归隐,于田园中耕种劳作,常“带月荷锄归”,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

3、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亲旧们理解他,常备酒请他,他每次饮酒必醉,醉了后“曾不吝情去留”,如果有人造访他,不论贵贱,只要有酒,他就款待他们。他若先醉,就告诉客人:我醉欲眠卿可去。意思是,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不难得见。我们学过的不只《归园田居》和《五柳先生传》,他的一篇《桃花源记》建构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蓝图,令后人永远怀想。他就是陶渊明,一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二、作者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饮

4、酒》等。三、朗读诗歌1.学生试读。2.听教师范读或录音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3.明节奏:这是五言诗,朗读时按二/三结构。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四、理解诗意1、2句:在人聚居的地方构筑房舍,却没有车马喧闹的声音3、4句:问您为什么能这样?因为“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5、6句:在东篱下采摘菊花,闲适自在,一抬

5、眼见到了远处苍翠的南山。7、8句:傍晚时分,山林间的雾霭缭绕,景象美好;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隐入山林。9、10句:这景象透露着人生真谛,想要辨别已不知如何用言语表达。五、分析赏鉴:1、从表达方式上理解诗歌写法:整首诗融叙事、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在叙事、说理中融情,在景中寓情。2设问理解:“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望”字?为什么?(明确:“见”,不经意的看见,表现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无意中山的形象忽然映入眼帘。表现诗人闲适自在的心境。而“望”则是有意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可见,“见”比“望”更能体现“悠然”二字。)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

6、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你觉得有何深刻意义?(第一问:景物描写)(第二问:渲染隐居之所的宁静祥和,表现诗人悠然的心境。)第三问:(看资料:陶渊明的四次入仕:任州祭酒——这一年他29岁。但不久就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入桓玄幕——这一年陶渊明34岁。陶渊明到京都建康后,看到司马道子父子挟制皇室专横暴虐,遂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心生退意,想隐居园林。就在这时,陶渊明的母亲孟氏因病逝世,陶渊明于是离开桓玄幕府回家奔丧去了。任镇军、建威参军——这一年陶渊明40岁。这一年,刘裕等人因反对桓玄称帝而讨伐桓玄,刘裕为盟主。这时陶渊明应诏到刘裕府里做镇军参军。陶渊明此次出仕

7、对刘裕寄予很大希望,想在桓玄兄弟被除后大干一番事业,以实现他济世安民的理想。但刘裕在刚刚取得一些胜利后便开始耀武扬威、志得意满。陶渊明再次失望辞官。任彭泽县令——这一年陶渊明41岁。陶渊明是这年八月任彭泽令的,十一月的一天郡里派来一名督邮。督邮作为郡官,代表郡守督察县乡,纠举所属县是否有违法之事。当时官场潜规则,州郡官无论大小,到下属县里检查十分排场,甚至利用职权索要贿赂。因此,这些县令无不巴结献媚。陶渊明生性耿直,对于督邮的到来不以为然。按照当时规定,若上级官员视察,县令必须穿戴整齐的官服率众官前去迎接,故县吏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