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动物病原菌》PPT课件

《主要的动物病原菌》PPT课件

ID:38618523

大小:2.19 MB

页数:107页

时间:2019-06-16

《主要的动物病原菌》PPT课件_第1页
《主要的动物病原菌》PPT课件_第2页
《主要的动物病原菌》PPT课件_第3页
《主要的动物病原菌》PPT课件_第4页
《主要的动物病原菌》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要的动物病原菌》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主要的动物病原菌南京农业大学张炜球菌链球菌属---猪链球菌蜂房球菌肠杆菌科埃希菌属—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属---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科及相关属巴氏杆菌属---多杀巴氏杆菌里氏杆菌属---鸭疫里氏杆菌嗜血杆菌属---副猪嗜血杆菌放线杆菌属---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布鲁氏菌属---布鲁氏菌伯氏菌属---鼻疽伯氏菌波氏菌属---支气管败血波氏菌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李氏杆菌属---产单核细菌李氏杆菌革兰氏阳性产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属---炭疽芽孢杆菌梭菌属---产气荚膜杆菌拟幼虫芽孢杆菌分支杆

2、菌牛分支杆菌副结核分支杆菌螺旋体猪痢短螺旋体支原体鸡毒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牛支原体真菌白僵菌蜜蜂球囊菌变种(蜜蜂病原)类菌质体蜜蜂螺旋菌质体第1节球菌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是人和动物的重要致病菌。一、链球菌属链球菌属细菌是化脓性球菌中的另一大类常见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多数不致病,有些可导致人或动物各种化脓性炎症、肺炎、乳腺炎、败血症。链球菌在血平板上的溶血现象分为α型溶血链球菌在菌落周围形成不透明的草绿色溶血环,红细胞未溶解,血红蛋白变成绿色。致病力不强,多为机会致病菌。β型溶血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完

3、全透明的溶血环,红细胞完全溶解。这类菌致病力强,常引起人及动物各种疾病。γ型溶血链球菌菌落周围无溶血现象。一般为非致病菌。1形态及染色猪链球菌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6-1.0um。呈链状排列,链长短不一。致病性菌链长,液体培养基中菌链长。2、培养及生化特性大多数兼性厌氧,少数为专性厌氧。营养要求复杂,需补充血液、血清、葡萄糖等。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直径0.5-0.75mm的细小菌落。不同菌株溶血不一。在血清肉汤中易形成长链,管底呈絮状沉淀。3.致病性及毒力因子可致猪脑膜炎

4、、关节炎、肺炎、心内膜炎、多发性浆膜炎、流产和局部脓仲。二大类毒力因子一类与黏附有关一类毒素。4微生物学诊断标本的采集:根据临床疾病类型的不同,采集适当的标本—渗出液、脓汁、乳腺炎乳液、脑脊髓液、尿液和感染组织。检验方法(一)直接检查:可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二)分离培养:在涂片前先接种血平板,37℃24-48h。观察菌落形态和溶血情况。然后涂片染色镜检。(三)细菌鉴定:菌落形态、溶血特性、细菌形态、生化特性。如定群、定型,则要作血清学试验。PCR二、蜂房球菌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为蜂房球菌。一种

5、蜜蜂幼虫病害。第2节肠杆菌科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肠杆菌科是由一大群生化和遗传上相关的中等大小杆菌所组成。其共同特性为:革兰阴性、非抗酸性、无芽胞的兼性厌氧菌。本科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包括腐生菌、寄生菌和人及动物的病原菌。代表属埃希菌属(Escherichia)沙门菌属(Salmonella)大肠埃希菌本菌系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正常菌群成员之一,终生伴随,经粪便不断散播于周围环境。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的检测指标。1.形态及染色特性大肠杆菌为革兰阴性无芽胞的直杆菌,大小0

6、.4-0.7×2-3μm,大多数菌株以周生鞭毛运动,但也有无鞭毛的变异株。某些致病菌株有荚膜或微荚膜。革兰染色的大肠杆菌2.培养及生化特性本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为7.2-7.4。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可与沙门氏菌区别。在SS琼脂上一般不生长或生长较差,生长者呈红色。一些致病性菌株在绵羊血平板上呈β溶血。在营养琼脂上生长24h后,形成圆形凸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菌落,直径约2-3mm。S型菌株在肉汤中培养18-24h,呈均匀浑浊,管底有

7、粘性沉淀,液面管壁有菌环。本菌能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酸产气。大多数菌株可迅速发酵乳糖和山梨醇3.致病性及毒力因子一类是细菌寄生部位发生改变,如移位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成为机会致病菌;另一类是病原性大肠杆菌,与人和动物的大肠杆菌病(Colibacilosis)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极少存在于健康机体内与动物疾病有关的大肠杆菌可分为五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幼畜腹泻肠致病型大肠杆菌,EPEC产类志贺毒大肠杆菌,SLTEC败血性大肠杆菌,SEPEC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2)与大肠杆菌致病有关

8、的毒力因子定居因子:粘附素包括菌毛和非菌毛类蛋白,具有粘附于宿主的小肠上皮细胞的能力,故称为粘附素(adhesin)在动物源ETEC中已发现的菌毛粘附素主要有F4(K88)、F5(K99)、F6(987P)、F41、F42、F165、F17(旧称为FY或Att25)和F18。肠毒素是ETEC在体内或体外生长时产生并分泌到胞外的一种蛋白质毒素,可分为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enterotoxin,LT)和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enterotox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