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分析

三江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分析

ID:38645762

大小:4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7

三江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分析_第1页
三江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分析_第2页
三江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分析_第3页
三江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分析_第4页
三江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江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名称景观生态学命题教师:张瑞英天津农学院景观生态学期末考试论文题目:三江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分析学生姓名陈瑞学院人文学院专业班级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1班学号1107074117指导教师张瑞英成绩评定2014年6月课程名称景观生态学命题教师:张瑞英三江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分析陈瑞(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11旅游1班)摘要:本文在景观生态学基础上讨论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的保护。简述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减少的原因、保护需求;最后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基底、斑块、廊道和景观格局,以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

2、性。关键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学原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青海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曾被称为“生态处女地”。但是,由于自然、地理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致使雪线上升、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湖泊干涸、植被日少、沙漠化面积扩大、鼠虫害严重,已对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至此,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刻不容缓,我国自2000年5月批准建立三江源省级自然

3、保护区,2003年1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生物多样性及景观多样性的保护,需要运用科学的景观生态学原理作为指导。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1.1生物物种种群分布较集中,但物种种群数量锐减三江源区大部分物种是周边地区沿高寒冷气候通道迁徙而来。据调查统计,白唇鹿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东部;野驴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藏羚羊主要分布在可可西里山、阿尔金山等,分布区域相对集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一些野生动物本身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非法盗猎事件时常发生,三江源地区发生多次盗运、猎杀藏羚羊、雪豹、藏原羚等事件,使三江源区生物

4、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冬虫夏草是三江源区具有极高经济价值野生药材资源,然而由于过度无序的采挖,资源已濒临枯竭。1.2生物种群分布地域差异显著5课程名称景观生态学命题教师:张瑞英三江源区由于山地高度所引起的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使生物多样性在物种种群分布上有很大差异,如大黄、兰马鸡、藏马鸡等主要分布在气候温暖的东部地区;冬虫夏草、贝母、藏羚羊、藏雪鸡等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气候较寒冷的高原灌丛、高寒草甸和高流石坡等生态环境条件下;锁阳、罗布麻、麻黄草等仅分布于气候干旱的荒漠地区和盐碱地上。1.3栖息地丧失对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威胁随着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加剧,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强烈

5、的影响,从而引起了物种生境和栖息地的剧烈改变,植被退化,湿地萎缩以及土地沙化速率的提高,加速了各类生态系统的破碎和分离。使物种的生长、发育和繁衍规律发生了改变,生物多样性的物种种数,种群数量受到严重威胁。1.4三江源区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区沼泽生态系统占三江源区水体和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的26.09%,基本类型为藏北蒿草沼泽,主要分布在杂多中西部、治多中南部以及曲麻莱东部、玛多和称多县。冰川和高山永久积雪的面积占三江源区水体和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的9.02%,主要分布于玛沁县、杂多县、唐古拉山乡和治多县。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类

6、型以高寒草地为主,空间分布连片,景观结构单一。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是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广泛分布于整个三江源区。高寒草原生态系统是三江源区分布面积仅次于高寒草甸的草地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分布于北部的曲麻莱、玛多以及西部的治多和唐古拉山乡。2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恶化的主要原因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恶化的原因有因自然发生的,也有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偏离自然状态,生境破碎,生物失去栖息地,生态环境恶化。2.1气候变化近年来,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气候增暖,暖期明显延长,整个三江源地区趋于暖干化过程,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很大影响。青海省的平均温度增幅达0.31

7、℃,其中,长江源区约为0.06℃/lOa。黄河源区约为0.08℃/lOa。据调查分析,在近30年内高原雪线上升了50米,冰川后退500-1000米,湿地萎缩约18%,草场植被退化约20%,土地沙化扩展22%,生物多样性物种种数、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或受到严重威胁。三江源区主要有草地、湿地、湖泊、森林、农田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气候变暖,使气候形态发生变化,改变生物群落,对生物物种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荒漠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和脆弱,动物随着植物群落的破坏而逼迫迁移,使原本很脆弱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更低,恢复能力更弱,气候变化是造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