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课业负担情况汇报

减轻课业负担情况汇报

ID:38708736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8

减轻课业负担情况汇报_第1页
减轻课业负担情况汇报_第2页
减轻课业负担情况汇报_第3页
资源描述:

《减轻课业负担情况汇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减负提质”工作情况汇报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遵循教育规律,保证实施素质教育,根据上级指示,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改变方法,从课程改革抓起,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市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了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以便在教学工作中自觉落实课改精神,减轻学生负担。我们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

2、富有个性地发展。要求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建立与学生自身的经历和经验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观,不再以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取得怎样的学科成绩作为教育质量高低的评价标准;而是以学生在学习中能不能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知识,发现、探讨和解决一些诸如学科、社会、学习中不断产生的问题,培养少年儿童的创造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二、制定措施,落实到位,加强管理。1、严格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量。一是学习时间总量每天不得超过6小时。二是要保证学生的课间

3、休息(课间不得做作业,教师必须准时下课。)。三是保证学生每天必须九点休息,并睡足九个小时。四是每天大课间活动必须保时保量,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锻炼时间。2、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要求做到五条:一是精心备课。在深钻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做到备过程、备板书、备习题、备教具。二是减少时间损耗。要求学生课前作好上课准备,合理提高课堂密度,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三是改变课堂结构,达到讲、练、查结合,知识点落实,体现精讲精练。四是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通过多媒体作用于学生各种感官,以增加直观性和

4、形象性,增加信息传输量,提高学生储存记忆的速度、效率。五是对后进生实行超前辅导。3、精心设计作业,合理组合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做到三禁止、三控制、三加强。三禁止是:禁止把作业作为处罚过失学生的手段即布置惩罚性作业;禁止互相用作业去争夺学生的课余时间;禁止布置简单重复的机械性的操作训练的作业。三控制:控制作业总量的作业时间;控制非基础学科布置课后作业;这些科的作业必须全部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控制星期天布置作业量。三加强:加强作业设计把关;加强作业设计的管理并集思广益;加强作业负担监控。4、优化课程结构,促进

5、和谐发展。进一步优化课内外结构,德、智、体、美、劳、心统一的立体化教学体制。一是要加强学生的管理。二是进一步加强德育活动,加强社会教育、提高质量、加强管理。三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活跃班级气氛,创造乐学的班级环境。5、开展心理教育,加强学生心理保健,减轻心理压力,启动学习活动,克服厌学情绪。一是每一位班主任,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自觉用心理学原理指导自己的工作,都应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二是进一步优化师生关系。建立轻松、民主、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严禁讽刺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三是实施成功教育,严禁

6、让考差了的学生及家长签字、写检查、甚至讽刺挖苦,要实施鼓励性评价,分层次订目标,按目标进行评价。四是减少排队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五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厌学情绪。6、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是强化学习习惯训练。二是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是各科要指导学生优化学法,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四是努力提高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如求知欲、自信心、意志力、独立性、创造性,尤其要注重学习精神的培育。树立精神支柱、克服惰性心理。五是指导学生科学用脑和合理使用时间,努力使学生学

7、习时间“增值”。7、减轻考试负担,提高考试质量。达到两减少、一提高、一加强,即减少考试科目,考查学科采用教学过程随堂考试;减少考试竞争压力,不公布考试名次,大力表扬学业进步生,实行分层次评价。努力提高命题质量,提高试题信度效度,严格考风。加强教学过程的课时单元质量过关,把问题解决在教学过程中。8、科学评价教学质量。一是学生评价、评优实行综合评价制。改变以分数为唯一依据的传统作法。二是改革对教师的评价。让学生参与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教育低效乏能的一种现象。传统的方法不足以驾驭变化了的课程,

8、旧方法解决新问题,只能选择加大强度和延长时间的办法。因此,要实现既减负担又保证质量的目标,就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每位教师都要坚持双向成才,加强岗位业务培养。一是要研究新教材,把握实质,按照学生认知特点,合理地恰当地处理和组织教材。二是在丰富和发展原有教学模式基础上寻找与本学科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并根据学科特点及规律安排教学过程。三是加强作业的科研。努力寻求“使学生少做作业并且因此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路子,探求作业设计的最优化及作业批改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