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感受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感受

ID:38726498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8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感受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感受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感受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感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浅谈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感受我爱读诗,一直觉得,古诗是文学阆苑中最馥郁迷人的一块园圃,它带着从远古飘来的芳香,滋养着喜爱它的读书郎的心灵。如果你懂得用心阅读,潜心感受,那么诗中便有读不尽的内容写不完的故事。然而,看目前课堂的古诗教学,千篇一律地说诗意,背诗意,做诗题,学生面对美丽的诗句神情漠然,目光迷茫,一个个都是“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我不禁有些惶惶然——这决不是我理想中古诗教学的课堂状态。在我心里,常把古诗想象成荷塘,我们的古诗教学应该如风情万种的荷,在微风中摇曳出古诗的生命韵味,散发出古诗的悠远芳香,在课堂中展现出“水面

2、清圆,一一风荷举”的迷人景象。而这,需要老师抓住诗的特点,以灵动之举将诗的精彩体现在学生的每一次体验中,融合于每一回感悟中。一、挖一挖,柳暗花明又一村古诗的语言凝练深刻,常常一个字就蕴涵着诗人无尽的思绪,一个动作、一种景物的背后就包含了诗人千头万绪的感情,其中的虚虚实实无形中赋予读者对文本进行阐释和想象的极大自由,召唤读者主动参与作品意义的最终建构与完成。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启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其中无限遐想,尽情展翅,就可能走进古诗背后一个柳暗花明的世界。1、虚实互化虚实结合是古诗意境结构的最大特点。意境生于形象,而又大于形象,受特定形象的制约,

3、经常由特定的实指向不定的虚,又可以由虚转化为更丰富或单纯的实。于是,虚实互化成了意境中未定性、空白点得以填充完形的重要途径。例如我在教学《秋思》时,我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洛阳城里见秋风”的“见”字。秋风是一种无形之物,为何诗人却见到了它的模样?透过秋风其实诗人见到的是一副怎样的景象?透过秋风你又读到了诗人一颗怎样的心灵?学生的思绪经过文本和自我情感的撞击,开始插上一对灵动的翅膀,寻找到了秋风走过的痕迹,阅读立于秋风中的诗人。“洛阳城里已是深秋了,秋风萧瑟,无情地扯下了老树仅剩的几片黄叶,有几片悠悠地落到了诗人的手心上……”秋风在学生的眼里或是一片飞舞在

4、空中的黄叶,或是那让人忍不住感伤的满地枯黄。秋风无处可见,在学生的眼中却处处可见。“路人行走匆匆,似乎谁也不想停下脚步多在这萧瑟的秋天的街上多待一会。诗人在匆匆的人群中却感到无尽的孤独,不经意间,一颗思乡泪悄然滑落……”教师引导学生立足于“实”象,通过想象完形悟读了“虚”境,透实见虚,以虚推实,于是在“见”过秋风之后,学生对诗人的心更懂了,对诗人的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悠悠思乡情理解地更深刻了。2、简语丰之  古诗中有些内容未实写出来或未明确写出来,而通过诗句写出部分向读者提示或暗示,使不尽之意含于言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启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多方面进

5、行想象、补充、角色转移,丰富诗句的形象,领悟诗句“以象传情”的深沉意蕴。如教学林升《题临安邸》中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完形描绘:(1)从正面想象完形:在重重叠叠的青山旁,在鳞次栉比的楼台间,达官显贵醉生梦死,无休止的轻歌曼舞。(2)从侧面想象完形:百姓或为了躲避战乱,扶老携幼,背井离乡,或为了平叛离家从戎,投身沙场。土地荒芜,民不聊生。(3)从反面想象完形:过去,人们安居乐业,在秀丽的西子湖畔怡然散步,悠然对话。从这几个方面想象完形后,学生可以全方位目睹诗人所描绘的景象,探知诗人的内心感受,深切感受到诗人对国家

6、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一、放一放,不求甚解更深解古诗字数不多,却在诗人充满智慧地组合下成了一首动人的歌,让人在吟诵中回味无穷,享受徜徉诗意的畅意。有的时候如果你过于斤斤计较,不分轻重抓住其一字一句纠缠不休,将一个个词语从诗句中抽离出来作一些非此及彼的僵化解释,将原本“点石成金”、韵味无穷的文字翻译成白开水似的大白话,则所有的诗意支离破碎,原本的美感荡然无存,整体的神韵无处可寻。试想,如果硬将“一道残阳铺水中”的“残阳”翻译成“不完整的太阳”,你还会被其陶醉,迷恋,甚至展开想象的翅膀吗?陶渊明曾云:“好读书,不求甚解。”诸葛亮也提倡“观其大略”。诗歌本身吸引

7、人的正是其整体美,韵律美。它更适合你在反复吟诵中自然而然在头脑中展现文字所描述的人、事、物,在心里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读着读着,你被它的韵律陶醉;读着读着,你的心中有歌了,脑中有画了;读着读着,你已进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领悟到了言外之意,意外之象,景外之景了。这是一种多美妙的感觉,应该懂得带领学生去享受这一种难以言喻的诗带给我们的美好。记得我在教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诗句深深陶醉,但我不想给学生作多余的分析,因为有的时候说多了,反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破坏了诗原本的美丽。我让学生根据注释大致理解了诗

8、句的意思后,用各种方式进行朗读、诵读,在读中自由地放飞自己的想象,并能够像放录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