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台阶》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台阶》

ID:38785513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9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台阶》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台阶》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台阶》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台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太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科目语文主备人赵娟丽课型新授课题《台阶》授课教师赵娟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写本文的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能力目标会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情感目标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学生理解并感恩父母的情怀。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写法。教学方法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教学。学法指导采用朗读、讨论、质疑等方式学习本课。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由《故乡》中的

2、闰土形象和《多收了三五斗》中的“旧毡帽”形象导入。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初读感知,初识父亲。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2、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句子谈谈。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评价。四、再读课文,分析形象。跳读课文以下几个片段进行分析:倾听自读文章。讨论交流。片段一:台阶准备之时(第19段)那天早上父亲天还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

3、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凼一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第20段)1、请大家在“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后面,用第一人称穿插一段父亲的心理活动的描写。2、划线的句子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片段二:台阶砌成之时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

4、,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1、本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体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2、体会三个划线的词有什么深意?片段三:台阶砌成之后指名读文思考后练习小组交流思考交流读文小组讨论交流点评(第29段)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第30段)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第31段)怎么了呢,父亲老了。1、第29段哪些地方应该重读,为什么?后两段的两个问句应该以怎样的语气和感情来读?2、从这些文字中你体会到了

5、“我”怎样的感情?五、联系背景,探究主旨1、出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探究。2、站在作品背后的作者又试图告诉我们什么呢?他塑造这样一个父亲形象要表达怎样的愿望呢?3、学生交流,教师归纳明确:呼吁人们关注农民的生活状态,关注农村的贫困,正确对待农民的价值观。希望所有的农民能跨越心中的台阶,能够由贫穷走向富裕,由被漠视走向被尊重,由自卑走向自尊,过上有尊严,富足幸福的生活。六、拓展训练人们常说父亲是一座山,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爷爷)形象,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他的感情。七、课堂总结。启发学生尊重父辈,理解农民。自由读,指名读,范读。思考交流学生思考交流练习,交流习题设置文中的父亲花

6、了毕生的心血建了一座高台阶的新屋,你认为值得吗?说说你的看法。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