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础情况的塔机基础设计

软基础情况的塔机基础设计

ID:38794636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9

软基础情况的塔机基础设计_第1页
软基础情况的塔机基础设计_第2页
软基础情况的塔机基础设计_第3页
软基础情况的塔机基础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软基础情况的塔机基础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软基础情况的塔机基础设计3软基础情况的塔机基础设计以QTZ40Ⅲ型塔机的参数为计算依据,按照最大安装高度90m计算自重(取最不利荷栽组合)进行人工挖孔桩基础设计计算。一、塔机基础设定(采用QTZ40Ⅲ型晟立塔机作为演算对象)1、QTZ40Ⅲ型塔机基本参数:吊臂端头至回转中心为40.80m平衡臂尾至回转中心为12.50m配重为4.5T,吊臂端头最大起吊重量1.0T2、从最不利受力考虑:塔机空载时倾覆力矩最大。(承力挖孔桩考虑为阴影面积部分)二、混凝土基础抗倾覆稳定性计算1、计算倾覆力矩M倾=F配·L1(其中

2、F配=4.5T=45KN,L1=12.50m)因此M倾=(45×1.2)×12.5=675(KN·m)2、计算抗倾覆力矩(1)M抗=F·L2(F由基础自身重量F1、嵌入基岩部分嵌固力F2组成)(2)计算基础自身重量F1:承台基础自重G1=46T=460KN(不考虑挖孔桩自身重量,作为安全储备)(3)计算嵌入基岩部分嵌固力F2:F2=ξr·frk·Ur·hr查DB50/5001—1997《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4条有:ξr—嵌固力分布修正系数,取为0.0625;Ur—嵌岩部分桩的周长,取为2π×

3、0.6=3.768m;hr—桩的嵌岩深度,取为1.5×(0.6×2)=1.8m;frk—岩石在天然湿度条件下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取为≥5Mpa;则F2=0.0625×5×106×3.768×1.8=2119.5KN因此F=F1+F2=460+2119.5=2579.5KNM抗=F·L2=2579.5×0.6=1547.7(KN·m)3、由M抗=1547.7(KN·m),M倾=675(KN·m)可得M抗>M倾且安全系数K=M抗/M倾=2.3由上验算可知混凝土基础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三、地基基础承载能力计算

4、1、地基基础承载能力应满足:γ0·N压≤N承(γ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对于柱下单桩的一级建筑桩基取γ0=1.2)2、计算塔机在最不利载荷情况下对地基的最大压应力N压:G1—塔机自重(含配重),取为37T即370KN;G2—承台基础自重,取为46T即460KN;G3—挖孔桩自重(假定桩长度为15m),取为25KN/m3×(15×π×0.62)=424KN;G4—最大起吊重量,取为4T(在起吊臂最近点起吊),即40KN;则N压=(G1·α1·α3+G2+G3)×1.2+(G4·α2·α3)×1.4(查GB/

5、T13752—92《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第4.2条,有:α1—当从地面提升质量时,塔式起重机结构受到的振动激励的起升冲击系数,取为1.1;α2—当从地面提升质量时,塔式起重机受到的动荷载作用的起升动载系数,取为1.9;α3—3塔式起重机或其起重小车运行时,由于轨道不平整而产生冲击荷载的运行冲击系数,取为1.2;)则N压=(370×1.1×1.2+460+424)×1.2+(40×1.9×1.2)×1.4=(488.4+460+424)×1.2+91.2×1.4=1646.9KN+127.7KN=1774.

6、6KN3、计算地基基础承载能力N承由DB50/5001—1997第5.4条可知:人工挖孔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Rk=Rsk+Rrk+Rpk(Rk—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Rsk—桩侧土总摩阻力标准值;Rrk—总嵌固力标准值;Rpk—总端阻力标准值;)在本计算中,仅考虑Rpk作为桩的承载力,其它两项Rsk、Rrk作为安全储备,因此:地基基础的承载力N承=Rpk=ζp·frk·Ap(ζp—桩端阻力分布修正系数,取为0.35;frk—岩石在天然湿度条件下的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取为≥6Mpa;Ap—桩端

7、截面面积,取为π·0.62=1.13m2)则N承=0.35×6×106(N/m2)×1.13m2=2373KN4、由N压=1774.6KN,N承=2373KN知N承>1.2N压故满足要求。四、挖孔桩的验算:1、计算桩顶轴压力设计值NN=N压=1774.6KN2、参照JGJ94—94第4.1.1条要求:由γ0N≤fc·A得N≤(fc·A)/γ0;(γ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按柱下单桩的一级建筑桩基取为1.2;N—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fc—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本计算中考虑桩身砼标号≥C20,且桩基施工工艺系

8、数φc=0.8,故fc=0.8×9.6=7.68MPa;A—桩身截面面积;)有(fc·A)/γ0=7.68×106×(3.14×0.62)/1.2=7234.5KN>N压=1774.6KN故挖孔桩承载能力满足要求。3、本计算书中挖孔桩的配筋可按JGJ94—94中第4.1.3条要求进行。即:①截面配筋率为0.42%,AS=(3.14×0.62)×0.0042=4748mm2,查相关规范有16根φ20的AS=5026mm2,满足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