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说散文阅读知识(答题模板)梳理

2019小说散文阅读知识(答题模板)梳理

ID:38830386

大小:50.4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0

2019小说散文阅读知识(答题模板)梳理_第1页
2019小说散文阅读知识(答题模板)梳理_第2页
2019小说散文阅读知识(答题模板)梳理_第3页
2019小说散文阅读知识(答题模板)梳理_第4页
2019小说散文阅读知识(答题模板)梳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小说散文阅读知识(答题模板)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9小说、散文阅读知识梳理【小说备考】(一)情节结构安排模式:(1)摇摆式。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使小说读起来引人入胜。《清兵卫的葫芦》(2)结构上延迟——(《牲畜林》)“延迟”是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在小说的进程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与“三打白骨精”)(3)欧·亨利式。结尾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产生戏剧性效果。(4)蒙太奇式。或叫“镜头组合式”。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组接法,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或场面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结构。(

2、把许多镜头联接起来,实现时空交错和大幅度跳跃的效果,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单调呆板)(5)独白式。以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叙述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这种形式便于抒发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对事物、人物的思考。(6)倒叙式。先写结果,再写起因、经过的一种结构方法。这种结构既有倒叙的往事的回叙,又有顺叙的线的延伸。(7)留白式。留白式的结构,注重的是叙述的恰到好处,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8)抑扬式。“扬”是主体,先在“抑”上着笔,突然一转归于“扬”。或者相反。用这种方法,造成鲜明对比,形成波澜起伏的情节,更突出主旨。(

3、9)误会法,巧合法(10)双线结构。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马兰花》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11)设悬念: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12)埋伏笔,做铺垫: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做好铺垫,也可以理解

4、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13)情节的曲折起伏:全文一波三折,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14)开头与结尾的关系:有首尾(前后)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二)叙述角度、人称、手法1.叙述角度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如莫泊桑的《项链》。有限视角: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去推理、判断与评价。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更真实自然亲切。一篇小说可以通篇都用全知视角或有限视角,也可能有视角的转换。如鲁迅的《祝福》

5、。2.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真实生动之感。(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第二人称,能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感情交流或突出⋯⋯的情感。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不受叙述人所闻和感觉的限制,更灵活、自由、广泛地表现生活。因而也称为“万能人称”。3.意识流意识流是西方文学的一种表现方法。意识流叙述打破了传统的因果关联的叙述,用人物的意识流动,如回忆、梦幻、感受、联想、情绪、心理独白等来组合作品。内心独白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如

6、《墙上的斑点》。4.冰山理论海明威认为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读者通过自己的想像加以补充。“冰山理论”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文本的简洁,即“少”;二是叙述者的不动声色,即“静”。如《桥边的老人》5、表现主旨:以小见大。如《桥边的老人》(三)分析写作技巧(小说、散文)①从叙述方式与叙述手法角度:⋯⋯②从结构情节安排角度:开头结尾特色,结构严谨;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线索,设置悬念,抑扬,铺垫,暗示,摇摆,突转,巧合,误会⋯⋯③从表现手法角度:想像、联想、虚实、象征、

7、渲染、烘托、对比,衬托、抑扬、照应、托物言志、叙事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卒章显志、侧面、正面描写细节描写⋯⋯④从表达方式角度(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⑤从材料安排角度:主次、详略、繁简。⑥从语言艺术特色角度:⋯⋯(四)作用分析(基本角度:“四循环”“一读者”)1、小说、散文情节作用题①情节结构上:(看位置)中间:承上启下、推动、与上下文构成(呼应、对比、衬托、悬念、伏笔、铺垫)插叙:对(上文)⋯⋯情节进行照应、解释、补充,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②环境上:⋯⋯③人物形象上:⋯⋯④主旨上:⋯⋯⑤读者的角度:⋯⋯

8、开头作用:(1)一般开头: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引出下文,为后面情节做铺垫,埋伏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环境。前后照应,首尾呼应。(2)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制造悬念,引人注意(吸引读者兴趣)(3)设疑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