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审题立意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审题立意

ID:38889536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0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审题立意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审题立意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审题立意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审题立意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审题立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案:        磨刀不误砍柴功 ——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学习目标:1.理解作文审题的作用。2.了解中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3.掌握命题、半命题作文的一些审题技法和主要步骤。学习过程:一、小结审题的意义及重要作用:1.什么是审题?(审题就是写作文的人在动笔之前对题意、要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领会的过程。)2.审题的作用: 对于考场作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符合题意”,对这点起决定作用的正是我们的审题。审题不清就会“立”错“意”,会导致偏题、离题。就算你语言有多精彩,内容有多丰富,也是功亏一篑,在

2、中考作文评分过程中,根本没有机会进入一类文。附:中考作文分项(内容)评分表:项目一等(好)二等(较好)三等(中)四等(较差)内容(25分)25—2120—1615—1110—0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情虚假二、独词式或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增补信息法1.独词式的命题特点是信息量少,给人无从下手的感觉,那我们就用增补信息的方法,缩小写作的范围,找到一个小的切入点。例如:以“目光”

3、为题写一篇文章,这个名词没有任何修饰成分。为了缩小切入范围,我们可以在名词“目光”前边补充上一些限制语或修饰语,如父亲的目光、老师的目光、犀利的目光、慈祥的目光、严厉的目光等。增补信息之后的内容完全在命题范围之内。请你用“增补信息法”小试身手,给下列作文题目增补信息。作文题目增补信息珍藏喝彩第一次传递2.另外,半命题式作文方法是一样的,因为本身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先补出信息来。三、短语类作文命题的审题技巧——找题眼法不同的短语类型有不同的方法,而题眼的位置也不相同。1.偏正短语的题眼在偏(修饰语)上。例如:

4、作文题“美丽的智慧”,这个文题是偏正短语,其中的修饰语是“美丽的”,而中心语是“智慧”。这篇文章应该重点强调“美丽”,如果只围绕“智慧”来写,则是偏离题意的。按同样的方法审题:作文题目修饰语中心语题眼属于自己的天空心中的风景一次特别的拜访我的眼中的色彩2.动宾短语类文题的题眼在“动”上。例如“奖励自己”,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奖励”上,比如写“自己”获得奖励的原因、奖励“自己”的方法、过程、感受等,总之围绕“奖励”二字展开内容,才会做到切合题意。同样的方法,小试身手:作文题目动词题眼写作重点擦亮自己绽放青春

5、记住这一天战胜沉默3.并列短语和主谓短语的题眼。(1)并列短语的题眼是“与”“和”。并列双方都很重要,例如“时尚和责任”,应着眼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想想,它们是并列关系?条件关系?还是递进关系?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2)主谓短语的题眼在“谓”上。例如“生日快乐”,“生日”如何“快乐”,“快乐”的原因,“快乐的感受”等,同样的方法,给下列题目找出题眼,确定写作重点:作文题目谓语题眼写作重点我心无悔榕树赞竞争与合作家乡变了4、整句式的作文命题,题眼往往就是谓语。  例如“爸爸影响了我”,题眼是“影响”,“让自

6、己的心情开满鲜花”,题眼是“开满鲜花”。另外,要特别注意留心题目中出现副词,这些不显眼的地方往往藏有玄机,设有陷阱,也是作文题目的题眼所在,如“也”、“更”、“又”、“原来“依然”、“其实”等。例如第一次月考的作文题《心情依然美丽》,还有类似的题目如“近年也有风景”、“成功的门其实是开着的”等。试找出下列题目中的题眼:作文题目题眼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我在学海中游泳又是一年春好处原来我也很脆弱四、讲授理解重点词的内涵方法:(1)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2)同义词的辨析,帮助自己理解含义。(3)用重点词造句,

7、来理解它的含义。(4)注意词语的“引伸义”“比喻义”。(非题眼的词语也要注意,它能使文章立意更新颖)(5)要注意题目中“副词”,它往往暗藏玄机。4、练习巩固:找出下列题目中题眼并解释它的内涵:“奖励自己、其乐融融、心中的彩虹、让自己的心情开满鲜花”。五、如何确定写作重点:确定好题眼(题目重点词)、理解了重点词的内涵后,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确定写作重点。那么,如何落实好写作重点呢?方法指导:围绕题目的含义确定可写的内容(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展开思考确定可写内容),安排好祥略,确定文体。例题示范

8、:请以“凝聚”为题写一篇文章。解题指导:1、确定题目重点词(题眼):凝聚2、理解重点词的内涵:找近义词帮助理解:团结、融合、聚集等,是一种量的积累过程。3、理解整个题目的含义:4、确定写作重点:凝聚什么,为什么要凝聚,凝聚后会怎样(可全都写,也可写一个;如果全写要安排好祥略),得出感悟。5、立意:残缺与残缺相加,便是完整。失败与失败的叠加,方可成功。六、学习效果检测:练习:(一)以“黑板上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解题思路:1、确定题目重点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