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656-2006 海蜇养殖技术规范

DB35T 656-2006 海蜇养殖技术规范

ID:38898768

大小:171.8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1

DB35T 656-2006 海蜇养殖技术规范_第1页
DB35T 656-2006 海蜇养殖技术规范_第2页
DB35T 656-2006 海蜇养殖技术规范_第3页
DB35T 656-2006 海蜇养殖技术规范_第4页
DB35T 656-2006 海蜇养殖技术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5T 656-2006 海蜇养殖技术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BDB3535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656-2006海蜇养殖技术规范2006-02-18发布2006-03-10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5/T656—2006前言本标准依据我国现有有关食品技术法规、标准,同时参考了我国水产品的国家、农业、水产行业标准、养殖技术规程,规定了海蜇养殖技术规范。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归口。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国清、黄健、王奇欣、宋武林、张良松、钟传明、胡荣炊1DB35/T656—2006海蜇养殖技

2、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海蜇(Rhopilemaesculenta)人工繁殖和池塘养成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海蜇人工繁殖、池塘养成。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

3、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浮浪幼虫海产腔肠动物受精卵发育而形成实心的、表面有纤毛、能在水中自由游泳的原肠胚,称为浮浪幼虫。海蜇浮浪幼虫呈长圆形,长95µm~150µm,宽60µm~90µm。乳白色,全身布满纤毛,能在水中自由游动且能逆时针方向自转。3.2螅状幼体浮浪幼虫固着后,逐渐形成有口及少数触手的水螅形幼体,称之为螅状幼体。随着螅状幼体的发育,触手数目不断增加。海蜇螅状幼体根据触手数目螅状幼体可分为早期螅状幼体(4条触手,长0.2mm~0.3mm)、中期螅状幼体(8条触手,长0.3mm~1.0mm)、后期螅状幼体(16触手,长1.0mm~3.

4、5mm)。螅状幼体呈白色。3.3蝶状幼体钵水母纲的螅状幼体通过横裂生殖成为横裂体,横裂体上盘状物自上而下逐个生出触手,顺序分离,并倒转身体,浮游水中,称之为碟状幼体。海蜇初生蝶状幼体无色,半透明,直径2mm~4mm,具8对末端呈爪状的感觉缘瓣和带柄的方形中央口,4条主辐管和4条间辐管相间呈辐射状1DB35/T656—2006排列,胃腔略呈八角形,腔中每间辐部位均有一条胃丝。3.4稚蜇海蜇碟状幼体经原口、四腕、八腕、三翼等形态发育成为伞径10mm左右的个体,称之为稚蜇。稚蜇具16个缘瓣,缘瓣边缘光滑,呈波纹状排列在同一圆周面上而形成一个圆形的伞部。初

5、步形成网管。3.5幼蜇海蜇碟状幼体经原口、四腕、八腕、三翼等形态发育成为伞径20mm左右的个体,称之为幼蜇。幼蜇具40个缘瓣和棒状附属器,网管可达3列~4列。4人工繁殖4.1场址选择育苗场应选择远离污染源,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育苗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通讯、交通方便,电力充足,具有淡水水源(符合NY5051)的地方。4.2育苗设施4.2.1育苗池22水泥池或玻璃水槽,壁面光滑,呈园形、椭圆形或方形(四角弧形);每口池面积20m~30m,水深1.5m~1.6m,有独立进、排水口。4.2.2附苗器由1mm~2mm厚的无毒高压

6、聚乙烯波纹薄片(15片~20片)组成,波纹片规格30cm×40cm,片间距4cm~5cm。4.2.3卤虫孵化设施33玻璃钢或硬质塑料桶或圆形水泥池,水体0.5m~5m。4.2.4配套设施应具有控温、增氧、控光、进排水和水处理设施。4.3亲蜇4.3.1亲蜇来源来源于自然海区采捕或人工培育的成熟亲蜇,伞径大于30cm,体重5kg以上,健康无伤病,无畸形,活力强。4.3.2亲蜇运输33船或车装大桶运输,密度4只/m~5只/m,适合于短途运输。运输过程中,适时添加新鲜海水。4.3.3亲蜇蓄养3蓄养池结构同育苗池。水温25℃~26℃,亲蜇放养密度小于1只/2

7、m,雌雄分池蓄养。蓄养2DB35/T656—2006期间,可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或小型浮游动物,日投喂2次~3次,及时排除残饵、污物。每日换水两次,每次换水量30%~50%,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4.4产卵与孵化4.4.1亲蜇性比率33移入产卵池的亲蜇雌雄比例为2~3:1,放养密度为1只/m-2只/m。4.4.2产卵成熟亲蜇每天清晨5:00~7:00自然产卵,持续产卵时间1h~2h。海蜇的产卵高峰期为7d~10d,个体产卵量1000万粒~2000万粒,日产卵量为100万粒左右。4.4.3孵化亲蜇产完卵后,将其从产卵池移出。待产卵池池水静置30分钟

8、后,使用塑胶管将上层产卵池池水排出,待池水降到30cm时,再添加新鲜过滤海水至原位,微充气孵化。4.4.4孵化条件光照强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