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轨道工程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轨道工程课程设计

ID:38912721

大小:318.3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21

中南大学轨道工程课程设计_第1页
中南大学轨道工程课程设计_第2页
中南大学轨道工程课程设计_第3页
中南大学轨道工程课程设计_第4页
中南大学轨道工程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轨道工程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轨道工程课程设计直线尖轨直线辙叉60kg钢轨12号单开道岔平面布置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与要求1.确定转辙器主要尺寸2.确定辙叉和护轨几何尺寸3.选择导曲线半径4.计算道岔主要几何尺寸5.导曲线支距计算6.配轨计算7.配置岔枕8.绘制道岔总平面布置图第二部分设计资料一、轨道条件钢轨60kg/m,标准长度12.5m,区间线路轨枕根数:1760根/公里,道岔类型:钢筋混凝土Ⅱ。二、道岔型式(1)转辙器直线尖轨,跟端支距,跟端结构为间隔铁夹板连接,=820mm(2)辙叉及护轨直线辙叉,N=12,辙叉角,辙叉趾距,辙叉跟距。(3)导曲线圆曲线形,不设超高。三、物理

2、参数:动能损失允许值: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容许值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时变率容许值四、过岔速度侧向过岔速度要求:五、道岔中的轨缝值尖轨跟端及辙叉趾端轨缝为6mm,其余为8mm。第三部分提交资料1.计算说明书;2.图纸;3.如果计算说明书和图纸有电子版,需提交一份电子版。第四部分设计计算一、确定转辙器的几何尺寸1、计算尖轨长度尖轨转折角根据设计资料:跟端支距:则尖轨长度为:根据尖轨长度的取值原则,采用接近于计算长度的整数长度,所以取则对应的尖轨转折角2、计算基本轨尖端前部长度由设计资料可知3、计算基本轨后端长度整个基本轨取为一个标准轨长即L=12.5m,则:二、确定辙叉及护轨的几何尺寸1、确定趾

3、距和跟距根据设计资料知辙叉角前端长度n=2127mm所以:趾距后端长度m=3800mm跟距2、计算护轨工作边延展长度护轨工作边延展长度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A.对于固定辙叉咽喉轮缘槽需满足:其中道岔轨距允许的最大误差为3mm轮对车轴弯曲导致内侧距减少2mm则:取t1=68mmB.查照间隔D1及D2D1需満足:D2需満足:1348mmC.护轨轮缘槽因S=1435mm,护轨可能磨耗,磨耗为2mm,则D1取1393,平直段轮缘槽缓冲段终端轮缘槽应保证等同于咽喉轮缘槽的通过条件,即:现行采用D.辙叉翼轨平直段轮缘槽取1347,则t2=46平直段两端C=(0~300),取C=150mm开口段长取已知护

4、轨冲击角故护轨工作边延展长度为:检算开口段末端处距接头的距离:满足要求。3、计算翼轨工作边延展长度已知,则翼轨工作边长度延展长度:检查翼轨跟端与辙叉跟端间距能否放下半个夹板,即故满足条件。三、选择导曲线半径1、求算导曲线外轨半径R导曲线后插入直线长度=2127+820/2=2537mm,取K=2537mm因圆曲线半径须取为10m整数倍,故取2、用R反求K又知一般要求所以K=2824mm满足要求。3、检算选用的导曲线半径能否满足动能损失要求:所以R0取320m时符合要求。四、计算道岔主要几何尺寸1、道岔理论全长2、确定道岔实际全长:3、确定道岔后长4、确定道岔前长:五、配轨计算取:,,,,六、

5、导曲线支距计算以导曲线起点为坐标原点,以直线基本轨作用边为横坐标,自坐标原点开始令导曲线上各支距测点的横向座标依次为2000mm整数倍。可得相应的支距为:式中,的值可以由下式计算终点处,sin(arctan(1/12))=144/8050+xn/320717.5xn=20897.1mm计算结果见下表1。表100.0178880.99984014420000.0241240.9997090.000131026186.022540000.030360.9995390.000300972240.52760000.0365960.999330.00050986307.52180000.0428320

6、.9990820.000757714387.0122100000.0490680.9987950.001044564479.01120000.0553040.998470.001370443583.5251140000.061540.9981050.00173539700.5698160000.0677760.9977010.002139446830.1579180000.0740120.9972570.002582661972.3046200000.0802480.9967750.0030650861127.02720897.10.0830450.9965460.003294231200.

7、517复核:终点处支距为:=1435-2824×sin(atan(1/12))=1200.48,计算结果正确。七、配置岔枕1、轨枕伸出钢轨的长度2、确定岔枕的间距在保证轨缝处有540mm轨枕间距的前提下,进行配轨枕的计算(1)q段:考虑到尖轨下第一连杆处岔枕间距为615,尖轨尖端伸出岔枕中心线50mm,以及轨缝处540mm间距,则(2)段:(3)与之间:(4)段起始点至中间轨缝处:从图中量出配轨区间长度为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