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 功和能

二轮专题 功和能

ID:38995773

大小:35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23

二轮专题  功和能_第1页
二轮专题  功和能_第2页
二轮专题  功和能_第3页
二轮专题  功和能_第4页
二轮专题  功和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轮专题 功和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功和能系统知识第1讲功功率动能定理考点一功和功率的理解和计算[例1](2012·江苏高考)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理论升华9一、基础知识要记牢1.恒力做功的公式:W=Flcosα2.功率(1)平均功率:P==Fcosα(2)瞬时功率:P=Fvcosα二、方法技巧要用好对于功和功率的理解与计算问题的解决,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理解功的定义式W=Fl及变形式W=Flcos

2、α中各物理量的意义,该式仅适用于恒力做功情况。(2)变力做功的求解注意对问题的正确转化,如:将变力转化为恒力。也可应用动能定理等方法求解。(3)对于功率的计算,应注意区分公式P=和公式P=Fv,前式侧重于平均功率的计算,而后式侧重于瞬时功率的计算。三、易错易混要明了(1)求变力做功问题时,不要轻易使用功的定义式进行计算。(2)注意区别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计算公式。考点二机车启动问题[例2] (2012·湖南联考)质量为2×103kg,发动机额定功率为80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恒为4×103N,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A.汽车的最大动能是4×105J

3、B.汽车以加速度2m/s2匀加速启动,启动后第2秒末时发动机实际功率是32kWC.汽车以加速度2m/s2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中,达到最大速度时摩擦力做功为4×105JD.若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则当汽车速度为5m/s时,其加速度为6m/s2理论升华一、基础知识要记牢(1)机车输出功率:P=Fv,其中F为机车牵引力。(2)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①恒定功率启动;②匀加速启动。二、方法技巧要用好1.恒定功率启动(1)机车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当F=F阻时,vm==。(2)能量关系:Pt-F阻x=mv2-0。92.恒定加速度启动(1)速度

4、图象如图所示。机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后获得匀加速的最大速度v1。若再加速,应保持功率不变做变加速运动,直至达到最大速度vm后做匀速运动。(2)经常用到的公式:三、易错易混要明了(1)分清是匀加速启动还是恒定功率启动。(2)匀加速启动过程中,机车功率是不断改变的,但该过程中的最大功率是额定功率,匀加速运动阶段的最大速度小于机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达到额定功率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3)以额定功率启动的过程中,机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最大值等于,牵引力是变力,牵引力做的功W=Pt。考点三动能定理的应用[例3] (2012·江苏高考)某缓冲装置的理想

5、模型如图2-1-4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f。轻杆向右移动不超过l时,装置可安全工作。一质量为m的小车若以速度v0撞击弹簧,将导致轻杆向右移动。轻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不计小车与地面的摩擦。(1)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求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压缩量x;(2)求为使装置安全工作,允许该小车撞击的最大速度vm;(3)讨论在装置安全工作时,该小车弹回速度v′和撞击速度v的关系。9理论升华一、基础知识要记牢(1)动能定理表达式:W合=Ek2-Ek1(2)两点说明:①W合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外力的总功。②动

6、能增量Ek2-Ek1一定是物体在末初两状态动能之差。二、方法技巧要用好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步骤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需注意的问题(1)当物体系统内的相互作用是杆、绳间的作用力,或是静摩擦力,或是刚性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总功等于零。因此列动能定理方程时只考虑物体系统所受的外力做功即可。(2)当物体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力是弹簧、橡皮条的作用力,或是滑动摩擦力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总功不等于零。列动能定理方程时不但要考虑物体系统所受的合外力做功,还要考虑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做功。(3)当物体系统内各个物体的速度不相同时,要注意根据各个物体的速度分别表述不

7、同物体的动能。三、易错易混要明了(1)动能具有相对性,其速度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2)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或几个相对静止的物体组成的系统。(3)应用动能定理时,注意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的对应。强化训练1.如图所示,三个固定的斜面底边长度相等,斜面倾角分别为30°、45°、60°,斜面的表面情况都一样。完全相同的三物体(可视为质点)A、B、C分别从三斜面的顶部滑到底部,在此过程中(  )A.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B.物体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C.物体C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D.三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