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豪放词》PPT课件

《苏轼与豪放词》PPT课件

ID:39020815

大小:3.23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6-23

《苏轼与豪放词》PPT课件_第1页
《苏轼与豪放词》PPT课件_第2页
《苏轼与豪放词》PPT课件_第3页
《苏轼与豪放词》PPT课件_第4页
《苏轼与豪放词》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轼与豪放词》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豪放词一、豪放词的形成与发展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约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范仲淹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奠基阶段。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词人有刘克庄、黄机、戴复古、刘辰翁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

2、傲宋人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歌数阙,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呼为穷塞主之词。”《全宋词》现存范仲淹词五首。范词独辟蹊径写边塞生活,为词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菩萨蛮 (张元干)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水调歌头•泛湘江张孝祥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湘妃起舞一笑,抚瑟秦清商。唤起九歌忠愤,佛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六州歌头(张孝祥)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消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

4、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鹜,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辛弃疾《南乡子》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

5、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陈亮)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蒿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沁园春张路分秋

6、阅作刘过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车鼓吹,已带边声。酹江月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

7、上残月。苏轼及其词作诸城出土的明代苏轼刻像一、苏轼生平简介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2.读书与应举时期3.入仕到乌台诗案时期4.贬谪黄州到两次召还时期5.远谪惠儋时期海口市苏公祠壁画传薪毓秀、苏文如海教耕促农、酿酒制墨二、苏轼的思想苏轼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影响,思想较复杂。但他并未固执于任何一家,而是兼收并蓄,各有取舍,从而形成了他的复杂思想和性格。大体说来,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

8、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三、诗词一体的词学观苏词的历史性贡献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主张词为“诗之苗裔”,提高了词的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