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

ID:39025103

大小:16.6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肇庆市鼎湖区凤凰学校陈建容学习目标:1、解读考纲,把握出题规律,明确课内文言文复习方向。  2、巩固基础知识,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教学重点:了解课内文言文的考点及题型。教学难点: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一、课前小测:(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登飞来峰》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5)默写李商

2、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二、考题回顾:中考突破P55-69(1)文言文分类复习一、山水篇(8篇)二、言志篇(5篇)三、学习篇(2篇)四、治国篇(2篇)五、战争篇(1篇)六、劝谕篇(4篇)七、民间艺术篇(1篇)八、寓言神话篇(1篇)考纲共24篇文言文(2)近三年中考题回顾以及分析考题的特点考点一:解释文言字词考点二:句子翻译考点三:课文内容的理解四、考题专练:课内文言文复习范例《伤仲永》考点1:解释文言字词复习方向及技巧:(1)课文注释(2)善于归纳,灵活运用。常用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3、常用虚词(之、其、以、于、而等)一、字词解释(考点一小试牛刀)1.未尝识书具()2.世隶耕()3.父异焉()4.贤于材人远矣()5.或以钱币乞之()6.不能称前时之闻()7.余闻之也久()8.并自为其名()9.日扳仲永()10.立就()考点2:句子翻译复习方向及技巧:(1)以直译为原则,特别是重点字词一定要翻译出来。(2)体现句式特征(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提宾式、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反问句)(3)语句通顺、连贯,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意译为辅:补、删、换、调)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考点二小试牛刀)(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3:内容理解复习方向及技巧:(1)把握课文内容(2)对文中人物的做法和人物形象作出评价;(3)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铺垫;对比;白描;正、侧面烘托;渲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照应……);(4)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三.内容理解(考点三小试牛刀)(1)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的话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3)联系全文,说

5、说文章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五、实战演练(发练习卷,要求独立完成,教师明确答案)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未尝识书具()(2)卒之为众人()(3)不能称前时之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隶耕”一句,交代仲永的身世,目的是揭示其父后来的“利其然”、“不使学”的原因。B.“邑人奇之

6、,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是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之一。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形象地刻画了仲永父亲贪利自得、愚昧无知之态。D.“泯然众人”交代故事结局,表现了作者哀伤、惋惜之情。六、出示板书(回顾知识点)考点课内文言文备考策略一、文言字词1.课文注释2.善于归纳,灵活运用。常用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常用虚词(之、其、以、于、而等)二、翻译句子1.以直译为原则,特别是重点字词一定要翻译出来。2.体现句式特征(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提宾式、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反问句)3.语句通顺、连贯,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

7、范。(意译为辅:补、删、换、调)三、内容理解(1)把握课文内容(2)对文中人物的做法和人物形象作出评价;(3)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铺垫;对比;白描;正、侧面烘托;渲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照应……);(4)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七、作业布置:1.熟读背诵P34--35《伤仲永》、《公输》文言知识。2.完成中考突破P60-62、P64-65。《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教学反思肇庆市鼎湖区凤凰学校陈建容在这节课讲授完后,我感觉还是很满意的。从课前充足的准备,课件的精心制作,讲课流程的精心安排,整节课的思路都比较清晰。这次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复习资料先回顾了近几年来的文

8、言文中考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