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ID:39025826

大小:867.8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23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_第1页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_第2页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_第3页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_第4页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唐朝民间有云“唐朝诗圣是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杜甫悲天怜人、忧时伤乱的情怀注定了他是活得最痛苦、最不幸的一位诗人。在杜甫所有的诗作中,《登高》可以说是艰难苦恨、离乱悲愁的集大成者,诗歌写于诗人晚年寄寓夔州时期,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抒发身世命运之悲和时局离乱之慨,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千古悲秋一肩挑—杜甫《登高》诗赏析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杜甫小传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

2、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杜甫之谜求官之谜为官之谜辞官之谜逃荒之谜草堂之谜死亡之谜诗圣之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千秋诗圣忠君爱国矢志不渝关注国事洞察时事推己爱人心忧天下关爱妻儿不离不弃集成传统开辟新风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和壮游时期(35岁以前)墓志铭:有唐义姑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

3、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往昔十四五,出入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二)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政治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平明骑驴出,未知适谁门。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揭露杨国忠兄妹荒淫享乐生活的——《丽人行》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陷贼和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安史之乱左拾遗主要诗作有《悲陈陶》、《哀江头》、

4、《春望》、《月夜》、《羌村三首》、《北征》、“三吏”“三别”(四)漂泊西南时期(760—770,49—59岁)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主要诗歌有:《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春夜喜雨》、《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戏为六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丹青引》、《壮游》、《遣怀》、《秋兴八首》、《登高》等。大历五年(770)冬逝,终年59岁。灵柩停厝在岳阳,43年后(813),他的孙子杜嗣业移葬于河南。背景材料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

5、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语言有什么特点?(2)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3)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

6、不同吗?首联所表现的意境是很凄清的。可见诗人心中之寒,心中之哀,心中之孤。“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把“落木”改成“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为什么?这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2)“滚滚”换成“滔滔”可以吗?“落木”更好,落叶有很多种,给人的感觉也不同,“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落叶”比较轻飘。“落木”给人感觉光秃秃的样子,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从颜色上看“落木”往往让人联想到树干的颜色,枯黄。“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沉重还是轻飘?沉重!所以用:“落木”“萧萧”比较好。古人用江水往往比喻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

7、的流逝往往让我们想到年华的流逝,青春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滔滔’只强调水势很大,而滚滚强调翻滚向前,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一滚,“滚滚”似乎是年复一年,有一种圆润绵长不绝的味道在里面,更能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本诗是他暮年的作品,他看到江水的时候就想到,唉,老了,岁月不待人呀!因此这个地方要用‘滚滚’,不能用‘滔滔’。这里我们就可以想到杜甫的心情,悲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资料P55)这里能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字是“悲”,其实这里何止秋季让他觉得可悲呢?请同学说说这里有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