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小直径水泥搅拌桩施工专项措施

多头小直径水泥搅拌桩施工专项措施

ID:39130402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5

多头小直径水泥搅拌桩施工专项措施_第1页
多头小直径水泥搅拌桩施工专项措施_第2页
多头小直径水泥搅拌桩施工专项措施_第3页
多头小直径水泥搅拌桩施工专项措施_第4页
多头小直径水泥搅拌桩施工专项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头小直径水泥搅拌桩施工专项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多头小直径水泥搅拌桩施工专项措施1、施工工艺本工程水泥搅拌桩工程量7300平方米,根据我公司在各地堤防工程中积累的类似施工经验,我项目部计划采用深层搅拌桩进行施工。深层搅拌桩施工速度快,价格低廉,多头搅拌返浆少,对周围环境无污染,低噪音,符合文明施工要求。2、施工进度计划水泥搅拌桩施工,计划于2010年3月1日开始施工,2010年3月25日结束,日历工期25天。3、施工机械及人员配置PH-5F型多钻头深层搅拌桩机主要技术参数机型PH-5F钻杆规格(mm)3×125×125加固深度(m)20成桩厚度(mm)150~450成桩直径(mm)3×(φ1

2、80-φ600)钻机速度(r/min)正向9、15、26、42、64反向10、18、31、49、76提升速度(m/min)正向0.04~1.9反向0.04~2.23喷浆方式叶片最大扭矩(KN.M)70纵向单步行程(m)1.2横向单步行程(m)0.5主电机功率(KW)45×2油泵电机功率(KW)7.5行走形式走管移动式重量(T)27拟采用1台PH-5F双动力多钻杆钻机,1台3NJ-5.6/1.5挤压式混凝土泥浆泵,2台NJ-600型水泥搅拌机,人员配置:项目经理1人,技术管理人员2人,钻机机长1人,技术工人7人,共计11人。4、施工参数试验施工前

3、在现场选择试验段,进行现场试验,并与室内实验对比,在保证成墙深度,墙厚不小于200mm,渗透系数不大于j×10-6(1<j<10),墙体垂直度小于0.3%,桩间搭接不小于10.5cm,墙体28天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的前提下,确定浆液的配比、输浆量以及施工过程中其它控制质量的参数,检查水泥搅拌桩成墙效果(均匀性、整体性、强体厚度、搭接情况等),不允许出现缺桩、短桩、缩径、现象,优选合理的施工参数,试验段水泥采用PC32.5,土体密度为1650Kg/m³。根据以往经验,水泥掺入量按照15%掺入。参数如下:组别水灰比加水量(Kg/m²)加灰量(

4、Kg/m²)比重(g/cm3)制浆量(L/m²)11.1﹕181.9574.501.48105.9821.2﹕189.4074.501.44113.4331.3﹕196.8574.501.42120.8841.4﹕1104.3074.501.39128.33防渗墙施工允许偏差及技术标准表项目参数备注桩径(%)±4.0桩径的大小桩位偏差(m)<0.05与设计桩位的偏差垂直度偏差(m)<0.5成桩后桩的倾斜墙顶标高(m)﹥0.3大于设计墙顶标高墙底标高(m)<0.1墙底应超过设计标高供浆量(%)±8.0每米供浆量与设计需要量的差值渗透系数(cm/s

5、)<i*10-61<i<10,28d龄期抗压强度(mpa)﹥0.528d龄期允许渗透比降0.5028d龄期5、水泥搅拌桩施工(1)施工机械布置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防止互相干扰,影响生产效率,搅拌桩施工机械采取分散布置的方法。(2)施工流程采用二喷二搅施工工艺。即喷浆下钻,浆量达到整根桩浆量的80%。达到设计深度后喷浆挑拌十秒,然后喷浆提升,到达设计桩顶时,应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搅拌总体施工流程如下:供水上灰搅拌挤压泵纵移定位调平平下钻提升①设计图纸测量放线,确定连续的轴线;②对将要施工的连续墙段开挖导流沟,导流沟沟上宽约0.

6、8m,,深0.5m。在挖导流沟的过程中,遇到地下障碍物及时清除。③确定机械行走的作业路面承载力,然后作出相应处理。④设置钻孔标志,确定每一钻的位置。并用平面几何方法确定每次移位桩机底盘的平面位置。⑤移动主机至设计钻孔位置,并把钻机调正、水平、对中孔位。⑥送浆,钻头触地,开动钻机,钻进过程重要保证每米喷浆量达到每米总浆量的70%~80%以上。⑦钻头达到桩底高程后做提钻搅拌,此时喷浆必须保证孔口有翻滚的水泥浆。⑧桩机纵移动就位调平,重复上述过程。本工程采用成墙。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水泵安装进水上灰拌浆赏储浆筒输浆赏纵移定位调平赏下钻搅拌提升步进成墙目

7、序提升目序下钻第一搅拌系统第二搅拌系统Ⅰ定位深层搅拌机移至指定桩位,整平、对中。Ⅱ启动喷浆泵喷浆Ⅲ钻进喷浆启动主机,钻杆钻进开始喷浆。当钻进到设计深度后,重复喷浆搅拌提升到地面,第Ⅰ序桩完成。主机机架移至Ⅱ序桩位,调平。重复以上动作,第Ⅲ序桩完成。第一单元墙体完成Ⅳ第二单元完成即形成连续防渗墙体。成墙后的结构形式如下:(3)施工质量控制措施①搅拌施工Ⅰ桩位布置与设计要求误差不得大于5cm;Ⅱ桩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桩径不小于330mmⅢ搅拌机钻头开始入土下沉时,应将钻头加水湿润,防止粘土糊钻:如遇表层土质坚硬时,可适当加少量润滑钻进:在地下遇

8、到坚硬土层时,应增加搅拌机头自重,或启动加压卷扬机,或适当更改搅拌头叶片,不允许采用冲水下沉搅拌:Ⅳ为了保证桩端施工质量,当浆液到达喷浆口后,应喷浆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