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亚非拉

发展中的亚非拉

ID:39170522

大小:4.24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6-26

发展中的亚非拉_第1页
发展中的亚非拉_第2页
发展中的亚非拉_第3页
发展中的亚非拉_第4页
发展中的亚非拉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展中的亚非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发展中的亚非拉第一节亚非拉的崛起第二节亚非拉的政治第三节亚非拉的经济第四节亚非拉国家的对外关系第一节亚非拉的崛起三、亚非拉崛起的基本标志一、亚非拉的基本含义二、亚非拉的形成与发展四、亚非拉的基本特征五、亚非拉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一、亚非拉的基本含义亚非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原属于殖民地半殖民地而后争得民族独立的国家的总称,即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亚非拉不是一个国家集团,而是一种以主权国家为主体,以平等协商、互相合作为基础,奉行具有共同特征的对外政策,在国际社会处于同样地位的联合力量实体,是逐步形成并壮大的一支新兴力量。二

2、、亚非拉的形成与发展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亚洲掀起民族独立运动高潮2.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非洲掀起了民族独立的浪潮从50年代到60年代,先后有32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仅1960年一年,就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的“独立年”。1963年5月,31个非洲独立国家举行首脑会议。25日,会议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成立非洲统一组织,并把这一天定为“非洲解放日”。非洲独立浪潮3.70年代后,民族解放运动逐步发展到拉丁美洲地区和大洋洲,再次掀起高潮三、亚非拉崛起的基本标志1.亚非拉会议的胜利召开周恩来总理

3、在万隆会议上发言1955年4月18日,29个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自己讨论切身问题的国际会议,是亚非民族独立国家以一股新兴力量登上国际舞台,联合起来发挥独立作用的一个起点,是亚非拉兴起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针对帝国主义的挑拨离间,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不结盟运动创始人在一起1961年6月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5国发起,在开罗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有20个国家参加。会议明确规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5个

4、条件: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不结盟运动是亚非拉进一步觉醒和壮大的标志。3.77国集团的出现1963年第18届联合国大会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时,73个亚、非、拉国家和南斯拉夫、新西兰共同提出一个联合宣言,形成“75国集团”。后来肯尼亚、韩国、越南加入,新西兰退出。1964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尖锐分歧。77个国家联合起来,再次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并以此组成

5、一个集团参加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谈判。77国集团旗帜四、亚非拉的基本特征1.有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愿望2.巩固国家独立,肃清殖民主义影响,扩大民主,是他们共同的任务3.有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愿望4.发展民族经济,解决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低的问题,是他们的共同要求5.都要求加强团结与合作(一)共同的特征(二)存在的差异1.社会发展阶段不同2.经济发展水平不同3.政治体制不同4.政治体制不同5.意识形态不同五、亚非拉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1.亚非拉是促使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力量2.亚非拉是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力量3.亚非拉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

6、政治的主要力量4.亚非拉的崛起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第二节亚非拉的政治三、冷战后亚非拉的民主化浪潮一、亚非拉的发展道路二、亚非拉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四、亚非拉的政治思潮一、亚非拉的发展道路(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二)所谓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只是在内政外交方面仿效苏联或中国。这些国家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从内因来看,这些国家的领导人认识到,独立后宗主国仍然继续使用各种手段对他们进行剥削和压迫,因此不愿意继续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实行“社会主义”。从外因来看,主要是因为:当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高潮时期,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取得

7、的显著成就,为新独立的国家树立了榜样,对这些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带有强烈的“非资本主义”情绪色彩,但实际上它们还不具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经济基础(二)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战后,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原因有:1.国际环境(1)战后殖民主义者,无法再继续维持直接的殖民统治,它们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在经济上力使这些国家独立后继续留在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内政外交上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亚非拉的影响力。(3)科技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