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中心新型末端产品对比

大数据中心新型末端产品对比

ID:39246334

大小:75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28

大数据中心新型末端产品对比_第1页
大数据中心新型末端产品对比_第2页
大数据中心新型末端产品对比_第3页
大数据中心新型末端产品对比_第4页
大数据中心新型末端产品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数据中心新型末端产品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数据中心新型末端产品对比一、概述数据中心是一整套复杂的设施。它不仅仅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其它与之配套的设备(例如通信和存储系统),还包含配电系统、制冷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等多种基础设施系统。其中,制冷系统在数据中心是耗电大户,约占整个数据中心能耗的30~45%。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是提高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的最直接和最有效措施。制冷系统也随着数据中心的需求变化和能效要求而不断发展。近年来,数据中心新型末端不断得到广泛应用,常见的有热管背板、冷冻水列间、冷水前面/背板等。新型末端更加贴近发热源,制冷效率更高。本

2、文主要从产品性能、安全可靠性、造价及施工等几个方面对部分新型末端及传统机房产品进行对比。二、产品原理简介1列间空调列间空调属行级空调,其设计初衷是热排风吸收器,将服务器的热排风就地收集,降低温度并将热量传递到室外。其外观设计与机柜一致,紧靠热源放置,大大缩短了送风路径和风压,降低能耗。列间空调制冷方式有直膨风冷列间、列间冷冻水和列间热管三种形式。其各自制冷原理如下。1.1直膨风冷列间直膨风冷列间空调制冷原理与直膨式风冷机房空调原理相同,只是室内机的结构型式发生了变化。风冷列间分为室内机和室外机两部分,主要包含压缩机

3、、蒸发器、冷凝器、节流元件等,常见制冷量规格有25kW和35kW两种规格。标准文案实用文档1.2列间冷冻水冷冻水列间空调制冷原理与冷冻水机房空调制冷原理相同,采用冷水主机集中供冷,冷冻水列间为末端,常见制冷量规格有20kW、40kW和60kW。标准文案实用文档1.3列间热管列间热管空调与列间冷冻水相比,增加了中间换热器,室内末端为制冷剂循环,制冷剂在列间热管换热器内吸热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沿铜管路上升到室外冷凝器,在冷凝器内冷凝,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在重力的作用下,供向列间热管底部,如此循环实现制冷,避免了水入机房。

4、冷凝器通常为板式换热器或壳管式换热器,其冷源由冷水主机或带自然冷源的冷却塔提供,冷凝热最终经冷却塔排放到环境中。2热管背板空调热管背板安装于机柜背面,主要包括换热器、风机、结构件、连接管路和控制器等部件。热管背板在制冷原理上没有压缩机或其他泵作为冷剂循环动力,属重力热管。制冷剂在热管背板换热器内吸热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沿铜管路上升到室外冷凝器,在冷凝器内冷凝,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在重力的作用下,供向热管背板底部,如此循环实现制冷。冷凝器通常为板式换热器或壳管式换热器,其冷源由冷水主机或带自然冷源的冷却塔直提供,冷凝热

5、最终经冷却塔排放到环境中。标准文案实用文档3冷水前门/背板空调将表冷器设置于机柜前门内部,将冷冻水送到各个冷水前门的表冷器内部,根据机房环境温度,即机柜的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自动调节冷水前门风扇的转速,控制机柜内部的制冷量的输送,达到制冷的效果。冷水背板气流组织如下图左所示,为吸风式结构,机房环境为冷环境;冷水前门气流组织如下图右所示,为吹风式结构,机房环境为热环境:标准文案实用文档三、新型末端产品对比1、热负荷计算为便于产品对比,本文将以具体机房为案例进行具体对比。以一个长21.45m,宽12.3m的机房为例,面

6、积约为264m2,机柜数量按110个计算。单机柜平均运行功耗为5kW,按8列进行布置。机房热负荷计算:按照空调设计中负荷计算的要求,精确空调负荷的确定方法如下:标准文案实用文档机房主要热量的来源:机柜设备负荷、机房照明负荷、建筑维护结构负荷、其他。热负荷分析:(1)机柜设备热负荷:Q1=P*η1*η2*η3Q1:机柜设备热负荷P:机柜设备总功耗η1:同时使用系数η2:利用系数η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通常,η1、η2、η3取0.7—0.8之间考虑制冷量冗余,η1*η2*η3取值为0.8。(2)照明设备热负荷:Q2=C*

7、SS:机房面积C:单位面积照明功耗根据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要求,机房照度应大于2001x,其照明功耗大约为20w/m2,后面的计算中以此为依据计算。(3)围护结构传导热Q3=K*SK:围护结构热负荷系数(按150w/m2进行计算)S:机房面积(4)其他热负荷标准文案实用文档除上述热负荷外,在机房内使用的其他设备、人员流动、新风换热等理应也计算热负荷。由于这些热负荷具有不确定性,为简化计算,该热负荷不参与计算。据机房热负荷计算:Q1=P*η1*η2*η3=5*110*0.8=440kWQ2=C*S=20*2

8、64/1000=5.28kWQ3=K*S=150*264/1000=39.6kW机房总热负荷Q=Q1+Q2+Q3=440+5.28+39.6=484.88kW≈485kW2产品性能对比2.1各产品配置方案²采用风冷列间空调如采用风冷列间空调,选用CR025EA列间空调,制冷量约25kW。根据热负荷情况,需要配置485/25≈20台列间空调。按4个冷通道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