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省考面试热点:贫困生个人信息曝光

413省考面试热点:贫困生个人信息曝光

ID:39264991

大小:87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9

413省考面试热点:贫困生个人信息曝光_第1页
413省考面试热点:贫困生个人信息曝光_第2页
413省考面试热点:贫困生个人信息曝光_第3页
资源描述:

《413省考面试热点:贫困生个人信息曝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413省考面试热点:贫困生个人信息曝光【热点题目】2012年9月,宿州市萧县扶贫办在网上公布一些贫困生个人信息引起了误解,并让被公布的贫困生直呼“接受不了”。原来,他们不仅公布了学生的身份信息,还将学生父母的姓名、银行卡号甚至是手机号码一同晒出来了。对此,你怎么看?【核心问题】个人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之间的矛盾【背景链接】一、类似事件2012年9月12日在河南洛阳当地媒体上公布的“宏志班”预录学生名单,连日来引发了公众的持续争论——当地不仅公示了名单,还“晒”出了50名预录学生的家庭详细地址、困难情况,这让不

2、少人担心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一些学生家长反映说,公布的内容中诸如“母亲患有先天性白化病”等信息会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然而,按照规定,“宏志班”学生可享受每生每学年4000元的资助。为保证录取和助学金发放的公正、透明,须进行公示。二、隐私权法律规定,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但很可惜,这个规定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屡屡成为“鸡肋”。抛开“贫困生”这个特定情境,就拿普通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被侵犯隐私权的情况也是比比皆是。在百度搜索“个人信息资料”,长长的一串都是诸如“个人信息资料出售”等非法网站,让人触目惊心。三、“三公”

3、公开与个人信息公开这些年,“晒贫困生”不是个例,而是成了一种常见现象。可能在当地有关部门看来,公布贫困生的信息越详细,越便于社会监督,贫困生越不敢造假。事实上,这种做法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懒政。即不是通过合理的审查来把关,而是寄希望于一种威慑或社会监督。二是权力意识强烈,权利意识淡薄。即自己想怎么公开就怎么公开,完全忽视了贫困生的权利。看到贫困生的信息如此详细,不由让人联想到权力部门的信息公开。比如,“三公”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消费信息应该公开而不公开即便公开,也很不详细。再比如说,公务员财产信息公开已经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阳光

4、法案,但在我国进展很不顺利,仅在少数地方推行,而且,官员财产信息公开很不详细,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这又反映出一个问题,即权力部门公开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信息很小气,公开与公民利益相关的信息却很大方。这样的鲜明对比说明,权利与权力的地位很不平等,地位不同则决定了待遇不同贫困生的待遇是个人信息被彻底拿出来“晒”,而权力部门的信息,则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想不公开就不公开。【影响分析】一、公开贫困生个人信息影响涉嫌侵犯隐私如此做法,不独受资助的贫困生“受不了”,很多公众也难以接受。网络时代,丰富便捷的信息给个人带来极大方便,但同时也为个人

5、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公众在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时,面对需要提供其个人资料的机构,往往处于不对等的弱势地位,对维护自身信息资料安全缺乏有效手段,这就需要公共管理机构介入,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通过严格的管理,切实树立起全社会尊重隐私权,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二、无底线地公开还会伤及贫困生的自尊贫穷不是过错,但也绝不是一件引以为傲的事,尤其是在这个把财富视为成功最大标志的时代,炫富成为一种社会病,“笑贫不笑娼”的案例屡有发生。事无巨细公布贫困生个人隐私的做法,在贫困生个人看来,无异于扒光了衣服晾晒

6、在众人目光下,任人指指点点,任人评头论足,如同乞丐一般接受那点可怜的嗟来之食。【原因分析】一、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表明,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由此可见,“贫困”不仅代表物质上的匮乏,更可能意味着贫困者心理上的弱势。此语境下,如果我们在资助贫困者时不照顾后者的处境和心理,而抱着一种居高临下、甚至炫耀的态度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善举,必然让被资助者因背上贫困标签而更加不自在。二、缺乏保护隐私的意识。给人改

7、变未来的力量虽然当地有关部门称此举“是为了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但在未经得他人同意的前提下,自行公布被资助者乃至学生父母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等诸多信息的做法,往重了说甚至涉嫌违法,因为《侵权责任法》规定,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等,可归入侵犯公民隐私权。三、施舍心态贫困生隐私权被忽视的原因可能在于捐助者的施舍心态。在一些捐助人或者捐助机构的内心中,隐隐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的优越感,缺乏平等理念,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同情心与呵护心。善的本义是促进平等与均等,以不平等之心做慈善有些南辕北辙的味道了。【解决对策】一、

8、制定更具人情味的方案,既要做到雪中送炭,又不能让贫困生感到过多压力。涉及贫困生的资助,不一定全部采取公示手段,可以采取调查监督的方法,由社会各界组成调查组,实地查看情况是否属实。二、如果出于保护贫困生的尊严和隐私而进行“幕后操作”,就容易在公正方面遭到质疑;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公示详细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