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多孔淀粉制备

玉米多孔淀粉制备

ID:39273899

大小:350.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9

玉米多孔淀粉制备_第1页
玉米多孔淀粉制备_第2页
玉米多孔淀粉制备_第3页
玉米多孔淀粉制备_第4页
玉米多孔淀粉制备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多孔淀粉制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29卷第6期V0129,No6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Wenzh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2008年12月Dec。2008玉米多孑L淀粉的制备钟惠昌1,刘仰牧2,凌雪萍2,敬科举2,卢英华2(L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100;2.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福建厦门361005)摘要: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研究了玉米多孔淀粉制备过程中各种因素对产物成孔效果的影响,探讨了酶解成孔的机理,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优化.在糖化酶和耐高温a-淀粉酶混合成的复合酶作用

2、下,玉米淀粉水解制备玉米多孔淀粉的最佳工艺为:加酶量为按照理论水解55%淀粉的30倍加入量,糖化酶与耐高温a.淀粉酶的配比7:l,反应体系pH值5.6,酶解温度60℃,淀粉浓度60%,反应时间20h.反应后玉米淀粉的吸油率由16.15%提高到了47.59%.关键词:多孔淀粉:酶解;吸油率中图分类号:TQ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375(2008)06.0032.06淀粉是植物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形式,来源非常丰富,除了食品行业以外,在医药、纺织、造纸、铸造等行业中也有广泛应用.近年来这些行业对淀粉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淀粉

3、的性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变性淀粉因具有一些原淀粉所不具有的特性而受到青睐,其中多孔淀粉由于表面积大、无毒无害且可降解,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吸附剂.我国玉米淀粉来源十分丰富,对玉米淀粉进行深加工,开发玉米多孔淀粉,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而且可为医药、食品、化妆品、农药等行业提供一种优质廉价的原料11-2].目前,国内外制备多孔淀粉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超声波照射、喷雾、醇变性)、机械方法(机械撞击)和生物方法(酶水解)【3】.物理法和机械法还无法用于工业化生产,最有产业化价值的是酶解法制备多孔淀粉.本文研究了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复

4、合酶解法制备多孑L淀粉的工艺,实验结果可以作为工业化生产的参考.1实验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玉米淀粉、糖化酶、耐高温口.淀粉酶(湖南津市市万力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规格:20000U.g。1);金龙鱼玉米胚芽油(上海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柠檬酸、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甲苯(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2实验设备SHA—B型恒温振荡器(上海康华生化仪器制造厂);DHG.9246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密实验设备有限公司);SHB.IliA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收稿日期:2008.03—06作者

5、简介:钟惠昌(1981.),男,畲族,福建漳州人,助理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生物工程万方数据钟惠昌等:玉米多孔淀粉的制备331.3实验方法1.3.1生淀粉酶活力测定H2.5%(w/v)的生玉米淀粉悬液2.0mL加入到50mL的锥形瓶中,加pH-5.6的O.2m01.L。Na2HP04.0.1m01.L1柠檬酸缓冲液2.0mL,60。C预热10min,加入1.0mL适当稀释的酶液,60。C下振荡反应30min后,加4%的NaOH溶液0.5mL终止反应.反应液4800rpm离心5min,用DNS法测上层清液的还原糖量.酶活定义:在以上分

6、析条件下,lmin释放1nunol葡萄糖的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单位(U).1.3.2多孔淀粉产物得率测定141称取表面皿重量(精确至0.0019),加入水解得到的湿多孔淀粉,在60。C烘箱内烘干至恒重,称取总重量,减去表面皿重量即为反应后多孔淀粉的重量,除以反应前淀粉重量,即可得到多孔淀粉产物得率.1.3.3多孔淀粉吸油率测定141称取多孔淀粉5.0009,恒温下与25mL玉米胚芽油混合搅拌2h以上,置于已知重量(精确至0.0019)的砂芯漏斗中进行抽滤,直至没有油滴滴下.根据抽滤后砂芯漏斗的重量计算多孔淀粉的吸油率.1.3.4多孔淀粉

7、制备方法【5.61准确称量20.0009生玉米淀粉加入到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pH值为5.6的0.2m01.L。1Na2HPO。.0.1m01.Lo柠檬酸缓冲液40mL,加入两滴甲苯(防止淀粉粘壁),加入适当稀释的酶液,在60。C恒温下150rpm振荡反应24h后,取出,加入去离子水至250mL,在室温下沉降,弃去上清液,沉淀在60℃下常压干燥,粉碎.2实验结果和讨论对本实验所用酶进行玉米生淀粉酶活的测定,得到糖化酶对玉米生淀粉酶活为70.15U.n1L~,耐高温弘淀粉酶酶活为36.06UmLl.实验主要考察了加酶量、酶配比、反应

8、体系pH值、反应温度、淀粉浓度和反应时间对玉米生淀粉微孔形成的影响.2.1加酶量对产物多孔淀粉的影响能够直接作用于未蒸煮的淀粉颗粒的酶有a一淀粉酶、伊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异淀粉酶、脱支酶、普鲁蓝酶、磷酸化酶等【3】.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