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调研报告1

医疗服务调研报告1

ID:39295271

大小:20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29

医疗服务调研报告1_第1页
医疗服务调研报告1_第2页
医疗服务调研报告1_第3页
医疗服务调研报告1_第4页
医疗服务调研报告1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疗服务调研报告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移动医疗的需求与发展思考摘要】文章首先介绍移动医疗的概念和意义,进而分析目前移动医疗的发展现状,及其运作模式和面临的技术挑战,最后提出相应的技术思考。【关键词】移动医疗业务管理平台BANQoS移动互联网如今3G手机逐渐普遍化,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各种多媒体娱乐和商务应用相应出台。随着手机的语音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用户的扩大,运营商已逐渐从它自身的领域向其他的产业扩张。移动医疗就是其中一个例子。1移动医疗的概念与意义医学科技的发达使人的生命得到了大幅度的延长,但同时也给医疗保健带来一定的负担。图1是国际联盟对世界人口老龄化的统计。虽然中国

2、的百分比比其他国家低,但是老龄人口的数量到2050年将达3亿多。另外世界日趋严重的流行病的不断变异和增加,也使得相关的公共部门在如何有效地监控病毒传播和医疗保健管理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有效地分配医疗资源将是未来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未来利用创新的方式来解决各种医疗管理问题是必然的。目前医疗护理的新型科技分为三种:生物科技(基因改变)、纳米科技(植入芯片)和信息通信(移动医疗)。其中移动医疗因为其市场条件的需要,正迅速发展并逐渐产业化。移动医疗能够让医疗保健系统更加有效地分配医疗资源。移动医疗是利用手机终端采集用户的多种生理信息

3、,如体温、血压、血氧、脉搏、心电等。手机终端利用采集器来实现采集的功能。采集器与手机可以是一体或分体,两者之间可以采用有线(如USB)或无线(如蓝牙)的方式传递信息。图2为移动医疗的基本运作模块:18在用户端,用户用采集器测量身体健康状况信息,如:体温、血压、血氧、心跳、心电等,并通过通讯模块如USB或蓝牙将数据发给手机。手机与采集器之间的通信模块是另一方面的研究,不在本文的考虑范围之内。手机可以根据采集的数据量大小、传输实时性的不同需求,通过2G/3G无线传输网络以短信或者分组数据的方式将用户的生理信息传输给业务管理平台。这个业务管

4、理平台是整个系统的“中枢”,其功能主要包括:信息存储/转发、认证鉴权、用户管理、话单生成、设备管理、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并可提供WEBPORTAL界面供医疗专家根据客户提供的生理信息做出保健建议,然后医疗专家可以通过业务平台把健康信息回馈给用户。用户也可以通过WEBPORTAL界面上网查询,随时了解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得到医疗专家的保健讯息。另外,业务管理平台和保健中心可以通过IP承载网与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其他相关增值业务系统相连,如:终端管理系统和定位系统(GPS)。业务平台的设备管理模块可以根据终端管理系统提供的用户终端的能力、当前网

5、络状况等信息,对保健中心发给用户的信息进行转换适配,确保用户终端的正确呈现。在紧急情况下,保健中心可通过定位业务系统的GLSC(GeneralLocationServiceCentre,粗定位业务中心),发起对用户的定位过程,获取用户精确或粗略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和位置相关信息(如:用户所在位置的周边地图、交通路况、导航等信息)传递给救护人员,使他们能及时实施救助。移动医疗业务的开发慢慢地改变了传统医疗护理产业的模式,缩短了病人与医生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182移动医疗的发展现状在国际上有很多国家已在开发移动医疗的业务,在商业模式、通

6、信技术、生理信息采集器等方面都有相关的研究。2009年2月份GSMA在西班牙的MobileWorldCongress(MWC)上,Rockefeller基金、联合国基金和沃达丰基金宣布成立移动医疗(mHealth)联盟,为世界移动医疗项目提供帮助,使移动医疗能够尽可能地得到推广。沃达丰和联合国在MWC上宣布与Rockefeller基金成立移动联盟,由于目前的移动医疗研究属各自为阵,联盟的目的是想通过更集中和深入的研究使得研究能更统一和规模化。在日本,这个人口老龄化相对较快的国家,移动医疗的应用开发更是得到当地各方面的支持,也有了相当规

7、模的商业应用。在欧州委员会资助的“信息社会科技项目”(InformationSocietyTechnologiesProgramme)里,由德国、荷兰、西班牙、瑞典一起联合开发了一款移动医疗设备,人体局域网络BodyAreaNetwork(BAN)。这个网络通过监控患者的生理信息,来预测心脏病、糖尿病和哮喘病患者的病发状况,在病发前及时通知保健医疗人员。BAN技术是一个物联网与生物工程学结合的产物,其概念是由早期杨广中教授的“身体感应网络”(BSN,BodySensorNetwork)[1]延伸出来的。在2003年,荷兰屯特大学(Un

8、iversityofTwente)发表了一份有关通过2.5G/3G网络让BSN网络之间实现信息交换的研究报告[2]。该研究是欧盟委员会(CommissionoftheEuropeanUnion)的MobiHealth项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