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太极拳理论

陈中华太极拳理论

ID:39323143

大小:1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30

陈中华太极拳理论_第1页
陈中华太极拳理论_第2页
陈中华太极拳理论_第3页
陈中华太极拳理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陈中华太极拳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问题1:正手圈沉前胯再沉后胯必须按顺序吗 可不可以先沉后胯再沉前胯?陈中华老师:不可以。但是有时可以略过。就是说前胯碰巧已经到位了,就可以不管它。步骤对了,就能自动和对方合住。将来交手很快,那是因为动作自然合了准绳。你问的这个问题关系到了一个步骤问题,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太极拳讲究“虽变化万千,理唯一贯”,落实到这个具体的问题上,就是“你怎么变化都行,就是不能改变步骤。”问题2:最近有点体会,请指正,力绕过对方,上面是爬过去,和对方对好劲后,沉后面,是不是就是力从下面过去?陈中华老师:是的。还有窍门。力对好了(点对点就是合住),可以通过换点将自己的力传

2、递到对方的后面(过去)。这样,你的力是通过两个步骤过去的,对方用一个步骤顶你。他是顶不住你的,因为两个步骤出来的力永远大于一个步骤出来的力。具体就是你用一根棍子去杠个东西,底下用块石头当支点。杠的没劲的时候,重新来,这就是一个步骤,重复多少遍也是一个步骤。现在呢,你第一个步骤杠杠杠的没劲的时候,顶住棍,把石头往里推推(塞紧),再杠。这就由一个步骤加深成两个步骤了。其实,改变不大。但是性质不一样了。上面说的这个“顶住棍”,就是我们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里经常说的“不要动”。总的来说,拳法最基本的步骤总是三,不能再少了,三个步骤:接手(上肢)、合好(塌劲)、发放(

3、上肢拨)。五个步骤就是立体的,三个是一个面上的。问题3:用双手掌和对方腹部合好,把合力点换到手指尖,是不是就是通过换点过去?也可以说是爬过去?陈中华老师:对。用手掌根合住,不动,然后用手指拨。问题4:用前手小臂和对方手合住,合住点不动,收肘,转动前小臂,我感觉好像把合点转到了手臂的下面,这样力就从上面过去了,对不对?陈中华老师:也对。能否做到,还看不动点(支点)是否可靠。问题5:是不是支点跟对方合住,不顶,不丢?但要和自己后脚连到地下?陈中华老师:记住,支点不动,其它都能动。 后脚连地,现在可以先这么说,将来不行。只有支点连地。后脚连地,就不能动了。你们看

4、见过,我的后脚是可以动的。所谓“气沉丹田”是说支点在下。“悬领顶劲”是支点在上。先记住,这个以后再讲。问题6:(与杨式推手)推手时脚步很小,几近平行步,但发出来的劲很干脆,不知是从哪儿出来的,化不了?陈中华老师: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 化】,那就已经败了。不要看外表,功夫就是谁能把对方顶出去。你顶不动人家,人家什么法都有用。你能顶他回去,他什么法也没有用。推手是功力的比较,都从技巧上找,找错【 维】 了。重的东西自然在底下,轻的在上面。这是明摆着的事。其实和太极无关,是物理现象。再讲一下【 化】,常人把【 化】理解成了和退相似的避让方法,那不是太极里的术

5、语。是指的顶住后对方没有办法,他的力使其滑偏出去,或倒地、或失重、或脱离。用现代词语说就是“再导向”,改变方向。试想球体运动是没有【 化】、涵、蓄、发一类的东西的。这些词语都是借来表述太极状态的运动方式的。问题7:对方力大挡不住怎么办?陈中华老师:洪老师当年说,“掤就是对方来和你拼命,你能挡住吗?”挡不住什么都不用说了。挡不住也要挡,才是练功之道。你想象一下,和三岁小孩玩打架什么情况?是身体大。所以心理不怕。不是因为你不怕才身体大的!逻辑上差一点,都没法提高。所以力大的人对付力小的人,就很放松。太极的东西就能用上。反过来就不行。早些时候和王龙谈到顶住,“过

6、”去,就是如何破敌。刚才有人提到“硬顶”,也没错。不要怕这些貌似“非太极”的东西。顶一段时间,没人能顶动你,你会提高。你就会知道开始怎么用巧劲。问题8:五点外挣的条件是什么?陈中华老师:【 五点外挣】 的条件是中心点不动。动了就没有了。这是死的规定,不能变。两手、两脚、头。永远不能往里。只能往外。其它部位,永远不能往外。只能往里。这就是【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的诀。以丹田为准。向着丹田是内,离开丹田是外。向着丹田的力和离开丹田的力先要按照五点外挣的原则分配身体部位。问题9:我们划圈时,最后一动下塌外碾时,前脚往前外钻,后脚往下后钻?陈中华老师:是。前脚不

7、动就行,后脚一定往后蹬。然后练到两个力对称、平衡。就是离心力和向心力平衡了。这就是【 无极】 ,洪老师用【 对立统一】 这个词。问题10:感觉划圈有个问题,第一动收手不收肘,第二动转胯旋腰。第三动尾闾下沉,问题就在第三动了,第次下沉一点到做第五遍时已经很低了,没法再做,得重新来。我是不是学错了?陈中华老师:动作上有【 不动】 和【 动】 两种。你描述的第三动就是【 不动】 的那个动。你沉,我猜想是动了,所以有这个问题。沉、下去、在太极里都有可能是不动的。问题11:画圈蹬后脚时膝盖向外翻还是向下垂?陈中华老师:后膝盖45º外上。实际是胯骨头在水平位置上转了。

8、这就要求胯开。不开,这个动作做不到,就只能位移的下。提水对开胯很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