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热测定实验

中和热测定实验

ID:39353249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1

中和热测定实验_第1页
中和热测定实验_第2页
中和热测定实验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和热测定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定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并掌握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的计算原理2.理解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步骤.3.掌握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的误差分析4.培养学生定量实验的科学严谨的良好习惯二.实验用品:1. 仪器: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2.药品: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三.实验原理:1、0.50mol·L-1盐酸和0.55 mol

2、·L-1NaOH溶液的密度都约为1g·cm-3,所以50mL 0.50mol·L-1盐酸的质量m1=50g,  50mL 0.55mol·L-1NaOH溶液的质量m2=50g。 2、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由此可以计算出0.50mol·L-1盐酸与0.55mol·L-1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m1+m2)·c·(t2-t1)=0.418(t2-t1)kJ又因50mL 0.50mol·L-1盐酸中含有0.025molHCl.025molHCl与0.025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0.025m

3、olH2O,放出的热量是0.418(t2-t1)kJ,所以生成1 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即中和热为    四.实验重难点:有关中和热的测定的计算五.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六.实验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先提问:1)什么是中和热?2)要测定中和热,需要什么数据?3)通过些数据,如何得出中和热的值?4)实验中为什么要重复测定多次?学生活动:通过事先预习,集体回答问题,等待老师演示1.在大烧杯底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

4、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图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2.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防止造成热量损失)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

5、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表格中。 5.重复实验步骤2~4三次 七.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温度 实验次数实验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 (t2-t1)/℃HCL NaOH平均值129.529.529.532.532302929.532.53329.529.529.532.531.本实验中若把50 mL 0.50 mol/L的盐酸改为50 mL 0.50 mol/L醋酸,所测结果是否会有所变化?为什么?1. 若改用100 mL 0.50 mol/L的盐酸和10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所测中和热的数值是否约

6、为本实验结果的二倍(假定各步操作没有失误)? 2.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用50 mL 0.50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3. 是什么原因使中和热测定结果往往偏低? 5、为何说保温效果差是造成中和热测定值偏低的主要原因? 6、离子方程式H++OH-=H2O代表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能否用此代表所有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为什么中和热测定中要用稍过量的碱? 8、为什么要用环形玻璃棒搅拌?若用铁丝取代环行玻璃棒会不会有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