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南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国立台南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ID:39379771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02

国立台南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单元教学活动设计_第1页
国立台南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单元教学活动设计_第2页
国立台南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单元教学活动设计_第3页
国立台南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单元教学活动设计_第4页
国立台南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单元教学活动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立台南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育實習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教學科目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年級四年級教學單元虹吸現象與毛細現象教材來源翰林版四下教學日期92年05月19~23日教學者辛柏緯教學時間4堂課160分鐘教學地點崇明國小四年13班教學設計者辛柏緯設計理念本課程目的在於讓小朋友能透過實際操作,認識虹吸現象與毛細現象,並能利用虹吸現象與毛細現象解來決生活上的問題為目標。並透過小組討論與設計實驗,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與研究的精神。教學研究(一)學生能力:1.對水有普通的認識,且上過連通管原理。2.已有分組進行討論、實驗的經驗。(二)教材分析:

2、已上過小水滴的秘密,但對於小朋友來說並尚未知道虹吸現象這個原理。(三)教學法:講述法、實際操作法、討論法。單元目標具體目標【認知目標】一、透過實驗操作,認識虹吸現象的原理。二、能知道何謂「毛細現象」。【情意目標】三、能體會分工合作。四、能運用小組團隊合作的精神。【技能目標】五、能利用虹吸現象抽水。六、能做出虹吸小瀑布。七、能操作毛細現象實驗器材。1-1能學會虹吸現象。1-2能學會日常生活中也有虹吸現象2-1藉由觀察及實驗,了解水會沿著隙縫跑的情形。2-2經由實驗,知道並非任何物品皆有毛細現象。2-3經由實驗,知道影響

3、毛細現象的因素。2-4能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毛細現象3-1能利用分工合作的方式來設計與完成作業。4-1能利用小組討論出答案。4-2能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5-1能學會操作儀器。5-2能觀察到虹吸現象發生的因素。6-1能學會虹吸小瀑布的製作過程。7-1經由做毛細現象實驗,學習使用實驗所需的器材。目標號碼教學活動教學資源時間分配(分)教學評量1-25-2壹、準備活動1.老師準備:粗細橡皮管各一條、杯子、保特瓶、吸管、學習單、剪刀、膠帶、小刀、海報。2.學生準備:課本、紙、筆。貳、發展活動一、引起動機1.讓學生討論並發表抽出汙

4、水的各種方法,以及這些辦法是否可行?省不省力?T:「小朋友你們家裡有水族箱嗎?」「那當水族箱的水髒了的時候,小朋友你們覺得要怎麼做,才能把水族箱裡面的髒水抽出來呢?」S:發表二、虹吸現象1.老師藉上次探討迷思概念所示範的虹吸現象實驗的舊經驗,直接示範一次虹吸現象的正確實驗來探究迷思概念一-「管子裝滿水與否是否還能產生虹吸現象呢?」T:「小朋友!現在看老師這裡喔!現在老師把管子裡的水裝滿後插進水桶裡,有沒有看到甲桶子裡的水跑道乙桶子裡去了呢?」T:「那現在老師把管子裡的水全部放掉,小朋友你們覺得老師現在拿這條空管子再做

5、一次,甲桶子裡的水會不會跑到乙桶子呢?」橡皮管、杯子5分鐘5分鐘5分鐘4-11-15-3S:舉手表決T:「那為什麼不會呢?」S:討論發表(教師需於黑板上速記)2.老師歸納學生答案並提供正確且易懂的說法來解釋管子需裝滿水的原因。T:「小朋友!現在管子裡面沒有裝水,那有沒有人要跟大家說,現在管子裡有什麼。」老師於黑板上畫圖輔助說明管內的空氣阻止了水向另外一個桶子跑的原因。3.小朋友實際操作虹吸現象並探討迷思概念二-「水量多寡會決定水流的方向嗎?」(1)老師講解實驗步驟。 T:「小朋友等會老師發下每組一個大燒杯與一個小燒杯

6、,以及一條塑膠管;等一下拿到實驗器材後,先將兩個燒杯都裝水裝到刻度10,然後全組就先坐好,等會老師要看哪一組的小朋友動作最快、最安靜坐好的。」(2)水量多寡是否決定水流方向?T:「現在做實驗之前,老師問你們,現在講桌上這兩個燒杯都把水裝到刻度10上了,請問如果老師現在把裝滿水的水管倒插進去後,水會不會開始流動呢?那是從哪一瓶流到哪一瓶呢?」「現在給小組3分鐘的時間討論一下,(1)水會不會流動呢?若會,那是從哪一瓶流到哪一瓶呢?」(老師在黑板上寫出這兩個問題。)3分鐘3分鐘7分鐘4-15-15-11-1S:討論與發表(

7、3)發實驗器材,讓學生實際操作,並發現水是不會流過去的。(4)讓學生主動發現抬高某一燒杯便會讓水開始流動。(5)老師發下學習單,並邀請剛才順利做出水會流動的小組,上台說明一下他們如何操作讓水開始流動的。(6)藉由學習單的記錄,讓小朋友在記錄嘗試錯誤當中,發現小朋友是否有更多的迷思概念或創意,更能間接的澄清小朋友的迷思概念。T:「小朋友!剛才A組把一邊的燒杯提高後,燒杯裡的水便從高的那一杯流到低的那一杯了!現在,老師給你們6分鐘的時間,去試看看有沒有別的方式可以成功讓甲燒杯裡水能流動到乙燒杯內。  最重要的,不管你們嘗

8、試成功或失敗,都把你們採取了哪些方法寫在學習單上,老師等會要看哪一組在這6分鐘內嘗試了最多、最好的方法,讓燒杯裡的水會流動喔!」(7)老師回收學習單並總結學生嘗試的方法,並點出燒杯裡水會移動是依兩燒杯水面高度的差異而定。4.老師要提醒小朋友,下一次上自然課的時候,要記得帶可彎吸管、剪刀、膠帶、水彩與宣紙。學習單8分鐘3分鐘1分鐘5-24-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