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ID:39392722

大小:2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2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_第1页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_第2页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_第3页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_第4页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送綦毋潜落弟还乡王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渡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赏析】綦毋潜和王维有着很深的友谊,在綦毋潜落第还乡时,王维写了这首独具特色的送别诗。全诗对友人的落第反复地进行劝慰,鼓励友人不要灰心懊丧,落第只是暂时地失意。最后诗人还语重心长地勉励友人,积极进取,情真意深。在唐人送落第者还乡的诗中,王维这一首是写得真挚感人的。备注说明:綦毋

2、(Qíwú)姓源出有二:1、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綦毋张的后人,以祖名綦毋为氏。据《姓纂·二》、《通志·氏族略》、《姓解·三》等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綦毋张,他的后世子孙以祖名"綦毋"为姓,称为綦毋氏。2、出自古代匈奴族有綦毋氏。二、迁徙分布(缺)綦毋姓望居会稽郡(今江苏东南部至浙江西部一带)。三、历史名人綦毋邃:事迹不详,大抵为战国时晋穆帝、晋哀帝时人,著有《列女传》七卷、《孟子注》七卷、《二京赋音》二卷、撰《诫林》三卷、注《三都赋》三卷,今并亡。其中所注《孟子注》,于《隋书·经籍志》、《旧》、《新唐书》均曾

3、载及。然有九卷、七卷之别。綦毋俊:东汉上虞人,曾研究左氏《春秋》,安帝元初年间官交趾刺史、太仆。拔济一郡,让爵土之封。綦毋潜:唐代诗人,字季通(约692-749),一说季进,荆州荆南(治今湖北省江陵)人。开元十四年(726年)登进士第,由宜寿尉入为集贤待制、校书郎,迁右拾遗、著作郎,终著作郎等。后以名位不达,挂冠归隐江东。与张九龄、储光羲、卢象、韦应物为文友,与李颀、王维唱酬颇多。其诗善于描绘山林景色,是盛唐时期田园山水诗作者之一。著有诗一卷,作品有《春泛若耶溪》等。存诗26首。綦毋怀文:北齐冶炼家,又作

4、綦母怀文。官至信州刺史,讲求道术。总结北方冶炼经验,以生熟铁相浇,用牲畜溺脂浴淬,制成"宿铁刀",锋利无比。这种"灌钢"技术,隋唐之际仍沿用。四、郡望堂号1、郡望会稽郡:秦会稽郡治吴(今江苏省苏州市),包有江南、浙江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更包有浙、闽全部。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有浙闽之地(今杭嘉湖均属吴郡)。三国吴分设临海(台州)等郡后,辖境缩小。隋为越州。又隋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民国时合二县为绍兴县。2、堂号(缺)==【綦毋姓宗祠通用对联】〖綦毋姓宗祠四言

5、通用联〗治左氏而官刺史;举进士以擅诗名。--佚名撰綦毋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东汉上虞人綦毋俊,曾研究左氏《春秋》,安帝元初年间官交趾刺史。下联典指唐代诗人綦毋潜,字孝通,荆南人,开元年间进士,历官校书郎、宜寿尉、右拾遗、著作郎等。其诗多写方外之情和山林孤寂之境,表现出追慕隐逸的思想。==附录:【綦毋姓典故、趣事】〖冶炼家綦毋怀文〗綦毋怀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冶金家,他总结了历代炼钢工匠的丰富经验,对古代一种新的炼钢方法--灌钢法作出了突破性发展和完善,同时在制刀和热处理方面也有独特创造,为我国冶金技术的发

6、展作出了划时代贡献。但是綦毋怀文在史书上记载很少,只知道他生活在公元六世纪北朝的东魏、北齐时代,他喜欢"道术",曾经做过北齐的信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刺史等。据《北史》和《北齐书》记载,他曾使用"灌钢法"冶炼钢刀及利用两种淬火介质进行淬火以制作刀具。这是古代关于灌钢技术最详细、最明确的较早记载。在此之前,虽然也有少量文献有关于灌钢的记载,但都非常简略,使后人难以了解其具体含义和方法。因此可以说,綦毋怀文虽然可能不是灌钢法的最早发明者,但却是目前所知灌钢法的最早实践者和革新者,为灌钢法的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

7、献。灌钢法是我国冶金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和伟大创造,在世界冶金史上也占有突出地位。灌钢法的基本方法就是将含碳量高的熔融状态的生铁和合碳量低的熟铁合炼,使碳分逐渐扩散、趋于均匀,最后成为合碳量较高的优质钢。灌钢法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冶炼钢铁的生产实践中,经过不断摸索和探讨,在总结前人丰富的冶炼钢铁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高效炼钢方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的国家之一,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许多世界性成就,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国古代的钢铁冶炼技术和世界其他各国一样,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

8、级、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春秋以前,我国的冶炼技术还处于比较原始的低级阶段,当时使用的冶铁方法称之为"块炼法"。这是由于当时炼铁使用木炭作燃料,热量少,加上炉体小,鼓风设备差,因此炉温比较低,不能达到铁的熔化温度,所以炼出的铁是海绵状的固体块,等到炉子冷却后就取出铁块。所以称之为"块炼法",炼出的铁称之为"块炼铁"。块炼铁冶炼比较费时,质地比较软,含杂质多,必须经过锻打工艺才能成为可以使用的熟铁。钢铁冶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块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