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侗族传统社会的生态伦理实践与生态伦理思想

贵州侗族传统社会的生态伦理实践与生态伦理思想

ID:39396503

大小:18.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2

贵州侗族传统社会的生态伦理实践与生态伦理思想_第1页
贵州侗族传统社会的生态伦理实践与生态伦理思想_第2页
贵州侗族传统社会的生态伦理实践与生态伦理思想_第3页
贵州侗族传统社会的生态伦理实践与生态伦理思想_第4页
贵州侗族传统社会的生态伦理实践与生态伦理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侗族传统社会的生态伦理实践与生态伦理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贵州侗族传统社会的生态伦理实践与生态伦理思想[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贵州侗族传统社会的生态伦理实践与生态伦理思想[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贵州侗族传统社会的生态伦理实践与生态伦理思想[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贵州侗族传统社会的生态伦理实践与生态伦理思想[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贵州侗族传统社会的生态伦理实践与生态伦理思想[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贵州侗族传统社会的生态

2、伦理实践与生态伦理思想[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一直以来,贵州侗族都是以传统粮食农业耕种为主,侗族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以铁制为主,辅以竹、木。其种类、式样和质量在很长一段时期无变化,具有重量轻、形体小、质量低的特点,属于手工工具性质。耕具主要有犁、锄;无播种工具,收割工具主要有镰刀、摘刀和谷桶。由于生产工具比较落后,土地利用率低,土壤肥力低。生产劳动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侗族地区经济结构单一、没有手工业户,也没有专业商人。偶有畜牧业,也是农业的直接附属物。  一、贵州侗族传统社会中的主要生态伦理实践  一个

3、民族的生态伦理观念,是在改造自然界,维持本民族的繁衍与发展,创造本民族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它融入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贵州侗族传统社会中的主要生态伦理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崇敬古树古木、注重环境保护。古树古木在侗族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源于侗族祖先对宇宙万物的本源和人类始祖来自何处等问题的思索。在侗族神话中,人类最早的祖先就是松恩和松桑,他们是由龟婆孵蛋生出来的。在原始观念里,侗族认为人类祖先是有“树兜、蘑菇、虾子”这类混沌生物衍化而来的,这些混沌的生物活化成了“山林”“,河水”。因此,人类祖先与“

4、山林”“,河水”是一种血水相连的亲缘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树立了“先造山林,再造人群”以及由此相联的“山林树木是主,人是客”等思想观念,并一直延伸下来,渐而衍化为一个民族的生态生存理念。贵州侗族村寨的寨头村尾都有大面积整片茂密的古树,古树古木对于侗族人民来说,象征着人畜兴旺、生活富足。侗族古歌《祝赞歌·赞风水》如此描述到:村脚留有三抱大的参天古树,村头蓄有三围大的盖天古木,……该村山清水秀,五谷才这样丰登,六畜才这般兴旺,小孩才如此活泼,老人才如此健康,胜过所有村庄。  可见,侗族早就认识到,居住环境的好坏能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

5、。因此也形成了爱护古树的传统美德。在侗族的一些款词中制订了一些保护规约,如在《约法款·开款立法·法规》中记录到“:田塘土地,有青石做界线,白岩做界桩。山间的界石,插正不准搬移;林中的界槽,挖好不能乱刨。”而对于古树古木,每一个侗寨都有“老人保寨,古树保村”之说。按照侗族的传统,只有上了60[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岁的老人,才能栽种和留蓄古树,在当地形成了老人种植风景、保寨树留给子孙后代的优良传统。此外,还制订了内容丰富、翔实的乡规民约对森林资源加以保护。正因如此,今天走进侗寨侗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村头寨

6、尾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这也是侗族人民生态理念和生态智慧的完美体现。  2.将生产活动与合理利用、保护生态资源联系起来。生活在贵州的侗族人民,凭着对家乡自然生态环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地制宜,在维护生态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开展生产劳动。  针对土壤肥沃,水、气温条件较好的自然环境,他们主要进行传统水稻种植技术。而根据当地侗民喜欢食用糯食的饮食习惯,大部分稻田都是种植糯禾,糯禾的品种也较多。据资料记载,历史上贵州侗族曾种植的糯禾品种主要有(汉字记侗音):勾容、勾卑、勾洛、勾酿、勾合、勾容亚等十余种。80年代,村民们为了达到高

7、产,也种植了大量杂交水稻,并探索出一定的经验。如坝子田,日照强,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用来种植大量高产的杂交水稻黏稻。依托得天独厚的林业自然资源,有的侗族村发挥山区优势,狠抓林业发展,在改变经济贫困、文化落后的同时,既创造了经济价值,又保住了青山绿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锦屏县的魁胆侗村。早在1950年至1959[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年期间,魁胆村就以个体生产、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形式大力发展植树造林。除了种植水稻,发展林业,有些侗族地区,还结合自己的地理环境开展家畜、家禽的饲养。虽然,

8、家畜、家禽的饲养带有农业民族的普遍性,但是贵州侗族地区依据地理环境和粮食情况的不同,不管是畜禽的饲养方式还是畜力的使用都与其他民族稍有区别。  3.原生态艺术表现形式。侗族是一个爱歌擅唱的民族。一直以来,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