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上课用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上课用

ID:39451440

大小:3.93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7-03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上课用_第1页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上课用_第2页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上课用_第3页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上课用_第4页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上课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上课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什么是传统文化三、正确继承传统文化的态度1、含义:①继承性(主要表现)2、特点:2、意义复习1、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具有双重性①对国家:②对个人:②相对稳定性③鲜明的民族性二、为什么要正确继承传统文化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育在文化继承中的作用学习目标曾经著名华语文学作家白先勇先生,是在世界华人圈中享有巨大声誉的文化名人,因孜孜不倦推广昆曲文化而被誉为“昆曲义工”。为了给古老的昆曲培育年轻的知音,白先勇制定了把青春版《牡丹亭》送入大学校园的计划。白先

2、勇坚持认为昆曲要打年轻牌,由他策划创意的青春版《牡丹亭》,高度凝聚明代汤显祖原著精华,大胆起用年轻演员,试图以此拉近青年人与古老艺术的距离,让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得到更好的传承。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首演以来,已在海内外演出200场,观众超过200万余人,其中60%至70%都是年轻学子。青春版《牡丹亭》看点剧本编者在汤显祖原著基础上精打磨创作了青春版《牡丹亭》,完整地体现汤显祖原著“至情”的精神。演员大胆起用年轻演员,以此拉近青年人与古老艺术的距离,让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得到更好的传承。音乐把歌剧的音乐创作技法用到了戏曲音乐之中,采

3、用西方歌剧主题音乐形式,丰富了戏曲本身和音乐的表现力。唱腔。将西方歌剧和东方戏曲相结合,在《牡丹亭》的唱腔中加入了大量的幕间音乐和舞蹈音乐,很好地渲染了舞台氛。服装全部演出服装系手工苏绣,整体色调是淡雅的,具有浓郁的中国山水画风格。舞蹈将传统的花神拿花舞蹈改成用十二个月不同的花来表现,用戏曲语言来舞蹈动作,让舞台气氛随花神的独具特色表演流动起来。舞美设计为使昆曲的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接轨,利用“空舞台”的设置,最大限度拓展了载歌载舞的虚拟空间,舞台地板打破了传统地毯,利用灰色调地胶作舞台,还将现代书法家的优美书法运用其中,舞台景片上书写了唐代散

4、文大家柳宗元的散文。古代凉茶在古代,岭南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南方暑湿,疾病多作”被称为“人间地狱”,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岭南人通过与自然环境的不断抗争,积累了用中草药熬制的具有调理保健、防病的古代凉茶。广州“地气湿热”,久居容易“上火”。广州人克服“湿毒”的传统良方之一就是饮用凉茶。街头巷尾,到处都能找到凉茶铺的踪影,其中黄振龙品牌迅速崛起,在广州成为家喻户晓的“凉茶大王”。从两三个品种到几十个品种,产品成倍增加;传统煮茶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他们边做边改,从火煮茶到油煮茶,再发展到蒸汽煮茶,研究出了一整套成熟的现代化煮茶工艺,黄氏家族的

5、凉茶已经走向了世界。探究1:结合材料和课本说明,凉茶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承袭传统文化,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2)文化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不是对旧文化的简单否定,而是批判地继承,不是简单的文化更替,而是不断前进和上升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1、含义:(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什么是文化的发展呢?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问题:文化继承与发展是什么

6、关系呢?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文化传承)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因此,继承与发展没有先后之分。精神纽带;精神根基;没有继承就没有积累,就难以实现发展;发展不是全盘否定文化继承的目的就是使文化得到发展;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2、联系:3、要求(如何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文化传承)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旧的、过时的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7、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C.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目的),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手段)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对于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看课本44页材料:探究2:探究提示:(1)观点一是片面的。认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有消极方面,应予以摆脱这些消极方面的影响是正确的。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也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正确思想,对此我们应予以借鉴吸收,不能全部抛弃。(2)观点二也是片面的。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有许多合理成分,但也有不少消极成分,正确的做法是批判吸收,取其

8、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面回归古代教育思想。(3)我国古代教育思想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