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量的变化(讲课)

人口数量的变化(讲课)

ID:39455895

大小:1.85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7-03

人口数量的变化(讲课)_第1页
人口数量的变化(讲课)_第2页
人口数量的变化(讲课)_第3页
人口数量的变化(讲课)_第4页
人口数量的变化(讲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口数量的变化(讲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2、人口数量增长随时间的不匀速性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说明: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1、200000×2%=4000人200000×(1+2%)10=2437994145243799×1.7%=2、

2、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不仅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也受人口基数大小的影响。(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说明: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2)、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数量增长随时间的不匀速性1、数量少,增长缓慢。2、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因为农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能生产出充足而稳定的食物,人口死亡率下降。3、增长迅速。123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

3、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营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较快。生产力水平高低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数量变化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如何判读地理坐标图?1、读清各个坐标表示变量2、判读图形变化特征3、思考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人口增长最多的大洲:亚洲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非洲人口增长最少的大洲:大洋洲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欧洲自然

4、增长率人口增长特点今后变化趋势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保持较低水平水平较高增长缓慢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发达国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达国家推行鼓励生育的政策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点今后变化趋势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保持较低水平水平较高增长缓慢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负增长。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将趋于缓慢发达国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1

5、950年之前和之后人口增长速度有何不同?试分析原因。1、人口增长模式构成、类型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3、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1、人口增长模式构成、类型a、构成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b、类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征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高高高高低低低低低增长缓慢增长迅速增长缓慢逐步过渡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开始的标志:死亡率的下降(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1)造成空间差异的原因:(2)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①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

6、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低而出生率高,目前人口增长模式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③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号的转变。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3、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工业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生产力、政策、环境----工业化生产力、政策、环境、福利、文化观念----城市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类能够逐步摆脱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创造出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要的财富;

7、提高社会福利待遇,普及避孕节育措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而使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发生重大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