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空气、氧

第一章空气、氧

ID:39512918

大小:17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04

第一章空气、氧_第1页
第一章空气、氧_第2页
第一章空气、氧_第3页
第一章空气、氧_第4页
第一章空气、氧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空气、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全一册绪言第一章空气、氧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绪言和第一章《空气、氧》是初中化学的启蒙章节.通过这一章的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要使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基本概念了解空气的成分,掌握氧气的性质、用途、制法等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认识“物质”为主,注意突出实验环节以丰富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所需要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出现一个喜欢化学的良好势头.对于教学中使用的化学用语,可简单明了地给学生以解释.【指点迷津】本章节涉及的基本概

2、念较多,同学们在对演示实验感兴趣的同时,要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化学的开端,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学海导航【思维基础】知识是思维的基础,掌握好本章节的基础知识,会拓宽你的思维,使你在学海中自由驰骋,游刃有余.下面同学们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⒈什么是化学?⒉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二者间又有何联系?怎样正确识别这两种变化?⒊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⒋怎样区分物理性质和物理变化?(或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⒌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致是:__

3、_____占78%,氧气占________,稀有气体占_______,_______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_________._______国化学家________最早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⒍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⒎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有哪些用途?这些用途是由它的哪些性质决定的?⒏氧气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有何不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

4、方法和验满方法都是怎样的?制取O2的操作步骤怎样?在制取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⒐什么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什么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有何联系?⒑什么是催化剂,催化作用?“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这句话是否正确?14⒒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灭火的原理是什么?⒓自燃、缓慢氧化、燃烧、爆炸有何异同?⒔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我国劳动人民在_______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_________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铜.带着以上这些提示性的思考题来学习

5、或者回顾本章节的知识,会使你易于抓住重点,使知识网络化.【学法指要】例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生锈B.电灯发光C.燃烧D.变色[思路]此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实质.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主要依据.[解析](A)中铁锈的成分是氧化铁与铁不同,所以A是化学变化.(B)电灯通电后发光,这是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的过程,灯丝并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因此属于物理变化;(C)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D)变色既可能是物理

6、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发生的现象.答案为(A、C)例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C.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D.白磷自燃[思路]本题考查的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及“性质”与“变化”的区别.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在于要知道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物质的色、味、态、密度、硬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而化学性质则主要包括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解析](A)是镁条的化学性质;(B)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变化;(C)是O2的物

7、理性质;(D)白磷自燃是化学变化.答案为(C)例3:物质在空气里发生燃烧、自燃、缓慢氧化,有人叙述这些变化有如下共同点:①都产生热量;②都要发光;③都属于氧化反应;④都很缓慢;⑤都需要物质与氧气接触;⑥都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下列都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解析]燃烧和缓慢氧化均属氧化反应,只不过剧烈程度不同.若可燃物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不能及时放出,可能使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引起自燃,缓慢氧化的温度不需达到着火点.答案为(A)例4: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了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不能产生氧气B.生成氧气的速率慢C.产生氧气

8、的总质量减少D.没有氧化钾生成[解析]氯酸钾分解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