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的基础理论

行为矫正的基础理论

ID:39664147

大小:278.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7-08

行为矫正的基础理论_第1页
行为矫正的基础理论_第2页
行为矫正的基础理论_第3页
行为矫正的基础理论_第4页
行为矫正的基础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为矫正的基础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行为矫正的基础理论应答性条件反射学说——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强化、惩罚、消退认知学习理论——认知疗法、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社会学习理论——示范-模仿疗法行为矫正理论基础自学思考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内容是什么?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内容是什么?认知行为矫正理论是什么?社会学习理论是什么?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及理论实验的产生实验程序: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及理论条件反射的基本定律——消退、泛化、分化消退——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仅仅呈现条件刺激物,不给予无条件刺激物,即不予

2、强化,则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退而消失。这个过程称为消退。泛化——当一种无关刺激物已成为条件刺激物,引起条件反射后,与此刺激物相似的别的刺激,也能产生相同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泛化分化——个体只会对特定的条件刺激发生反应,而对其他相似的刺激不再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分化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华生与琼妮的制约与反制约的经典实验制约情绪反应华生(1878-1958)通过实验认为不仅简单的运动习惯,而且重要的持久的人格特征,像情绪倾向性等,也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在孩子身上培养起来。反制约情绪反应琼妮于1924年发表了研究报告,报告中说明运用社会模仿法和引导制约法

3、可以治疗儿童后天形成的对动物的惧怕心理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沃尔普的临床实验交互抑制原理的发现即如果一组肌肉受到刺激,则其对抗性的肌肉会受到抑制,相反亦一样。谢灵顿把这种现象称为“交互抑制”。运用交互抑制原理可以治疗猫的实验性神经官能症,其方法是在曾经造成猫产生神经官能症的实验笼内,放上它最喜欢吃的东西,以诱导已患实验性神经官能症的猫进食。沃尔普发现,当猫开始吃东西时,它的焦虑症状就暂时消失。系统脱敏原理这方法是逐步把猫引入一间与原实验室十分相似的房间里进食。他特别设计了三间房间,根据与原实验室的相似程度分别标明为A室、B室、C室。A室最相似,C室最不相

4、似。先让实验猫在C室中进食,直到猫的所有焦虑症状都消失了,再放到B室中进食,然后移到A室。最后再诱导它进入实验室进食。一旦实验猫能适应实验室情景并进食,那么它的大部分焦虑症状便会消失。第二节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即B.F.斯金纳(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的动物操作条件反射实验斯金纳将饿白鼠关入箱内进行实验。开始时,白鼠只会在箱内各处嗅闻并乱碰乱抓,后来偶然按压杠

5、杆,看见有一粒食丸滚进食槽,白鼠立刻吃掉食丸。如此重复多次后,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获取食丸的行为。上述白鼠按压杠杆的反应称为操作件条件反射,这是由于这一反应是通过操作活动和强化物相联系而引起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应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比较应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主要差别在于强化的手续不同。在应答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物(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几乎同时出现;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不给予强化物。即后者的强化是伴随条件反应的发生而出现的。因此,应答性条件反射是强化决定反应,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反应决定强化。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应答性

6、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比较实例某个孩子吃过冰滨淋后,感到味道很好,以后听到卖冰漠淋小贩的喊叫及铃声后就会出现一个相应的行为链。练习一个小孩跑到黄狗面前,开始并不怕狗,反去轻拍它,但这狗却跳起来抓孩子,孩子被狗的行为吓怕了,便大哭起来。下次这孩子再看到狗或类似有毛动物时,可能会大哭起来并表现出害怕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发展和应用富勒——第一个尝试着将斯金纳从动物实验中获得的操作反射原理应用到人身上。林德司来和阿兹林:儿童的合作行为可以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进行强化培养。美国教授毕吉武与贝尔及其同事。在华盛顿大学儿童发展中心进行了许多有

7、关儿童行为(包括正常儿童和弱智儿童)的训练方案的研究。1968年,美国实验分析学会,创办了一份名为《应用心理分析学报》的专业性杂志,这个杂志是应用行为分析法的权威刊物,至今影响很大认知行为矫正理论认知行为矫正理论的产生背景认知行为矫正理论的基本内容认知行为矫正理论在本世纪70年代正式产生。它将治疗焦点放在患者的思想、感受、自我言语以及其他的内部心理活动上。主要论点是:影响患者的情感和行为的主要原因是认知过程的障碍。因此,认知行为矫正理论是通过矫治患者的不良认知以达到疾病减轻或消除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它高度重视研究病人的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所谓不

8、良认知,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和思想,它们往往导致情绪障碍和不适应行为。认知行为矫正理论艾里斯的理性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