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卫生

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卫生

ID:39675230

大小:307.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9

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卫生_第1页
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卫生_第2页
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卫生_第3页
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卫生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卫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卫生1.做好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衔接工作。处理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问题可以减少孩子入学后的适应性困难。为此,学校和家庭都应重视这个问题,家长应给孩子做入学准备,进行入学教育;学校要布置吸引孩子的环境,和蔼可亲地欢迎新生。例如,为了防止孩子发生适应困难,可在入学前提前改变饮食习惯和起居规律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卫生使之渐渐与学校要求一致,尤其要教育孩子热爱学习、向往学校。如果学校能在准备妥善的基础上让幼儿园的孩子到学校参观,给孩子形成个好印象,也很重要。一般说来,愉快的学校生活有益于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卫生如果让孩子把上学视为精

2、神负担,甚至产生“学校恐怖症”势必有害于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形成缺陷的人格。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让孩子学会学习。进入学校学习是儿童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儿童很快地适应学校的生活。入学前,应帮助儿童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例如按时起床、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等;培养儿童爱护公物,学会自己收拾、整理学习用具的习惯;培养儿童守纪律、爱清洁的习惯。从进入学校的第l天起,教师就要着手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儿童如何听课,教育儿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如上课不许随便说话、不许做小动作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如何预习、复

3、习、阅读,培养儿童认真学习,以及培养其积极思考等优良的学习品质。另外,刚入学的儿童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卫生引导儿童不但要注意学习的结果,还要注意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在学习中,应鼓励儿童积极思考、克服困难,学会学习。有些儿童在入学后表现出学习困难,可能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或学习动机造成的,也可能是语言、认知情绪上的问题所引起。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卫生对于学习困难的儿童,不要嘲笑和歧视,应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相应的心理评估,配合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他们跟上班上的学习进度。本文作者:菠萝AC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