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公司利用会计变更造假案例分析资料

TCL公司利用会计变更造假案例分析资料

ID:39703849

大小:5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9

TCL公司利用会计变更造假案例分析资料_第1页
TCL公司利用会计变更造假案例分析资料_第2页
TCL公司利用会计变更造假案例分析资料_第3页
TCL公司利用会计变更造假案例分析资料_第4页
TCL公司利用会计变更造假案例分析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TCL公司利用会计变更造假案例分析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TCL公司利用会计变更造假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一)公司简介TCL通讯是TCL集团下的子公司,TCL通讯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拥有优质用户体验的智能终端产品,其中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移动互联设备、可穿戴设备及配件等。1993年TCL通讯在深圳上市,成为中国第一支通讯股。1999年3月,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在这期间,在电话机行业的辉煌成就为TCL带来了行业老大的地位,但同时也为TCL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自1999年起,TCL通讯的组织层愈发臃肿起来,业务部门滋生各种腐败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呆账。这为TCL后续连

2、续几年的巨额亏损埋下了伏笔。2014年1月6日TCL通讯在深交所退市,同年的9月27日,TCL通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二)TCL会计操纵过程TCL通讯的业务急剧扩张虽然创造了多个辉煌,但是也给带来了发展的隐患。1998年TCL通讯盈利微薄,只有304万,处于亏损的边缘。1999年TCL电话机丢掉了稳居年的老大宝座,电话机的辉煌成就使TCL通讯的业务部门滋生各种腐败,而且也造成了大量的呆坏账。彩电的利润日渐趋薄,电工产品更是日落西山,白色家电刚刚起步,电脑业务也是挣扎度日,因此1999年TCL通讯出现了巨亏,净亏损17

3、984万元。2000年企业通过会计操纵使得盈利,随之在2001年采取“追溯调整法”,使得2000年的亏损,以为2001年的盈利做下铺垫。2003年1月22日,TCL通讯接到了中国证监会广州证管办下发的一则《关于责成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限期整改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管办责令TCL通讯对年度会计报表反映出来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二、案例分析(一)TCL通讯确认的重大的会计差错1.2000年度及以前年度,公司在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时,由于账龄分类不准确、公司内部分单位未严格执行有关资产减值

4、准备的会计政策等原因,造成了年度及以前年度资产的准备计提严重不足。于年度及以前年度公司少计提的资产的减值准备合计分别约为6949万元及942万元。2.2000年度,公司由于收入确认标准的差错而确认了未实现的销售收入,造成多计利润约426万元。3.2000年度及以前年度,公司由于成本结转计算的差错,造成少计算成本分别约为2265万元及350万元4.2000年度,公司所得税返还款于年末并未实际收到,而公司己冲减了2000年度的所得税费用,造成少计所得税费用约300万元;5.2000年度及以前年度,公司将实际己发生的广告费

5、用记入待摊费用摊销,造成少计费用分别约1915万元及77万元;6.2000年度,公司将研究开发费用记入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造成少计费用约1200万元;7.2000年度,公司未将公司内部本部与分公司间交易产生的存货未实现利润予以抵销,造成多计利润约840万元;8.2000年度,公司由于其他会计差错,造成少计费用约221万元。(二)利润操纵分析1.增加收入、减少费用的分析表1TCL通讯1998—2001年主要财务数据比较表TCL通讯2000年(调整前)会计利润刚好使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配股及格线,1998、1999、200

6、0年经营性现金流都为负数,分别为—2461万元、一7476万元、一1003万元。整体行业在1999年的营业收入基本上升的状态下,TCL通讯1998年主营收入为40282万元,而1999年就剩下33440万元,2000年又突然增加到92294万元,这其中可能有会计操纵问题。2000年(调整前)收入比1999年增加178.78%的同时营业费用仅增加800万元,增幅不足6%,但是管理费用反而下降了41%,这就使公司的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变化趋势与公司的竞争策略出现了矛盾(公司的竞争点在于高端、上档次,而此时的两种费用应该上升

7、)。因此通过上述分析,TCL通讯可能存在故意增加收入、减少费用的动机。2.少计提减值准备的分析TCL通讯2001年报中披露的“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追溯调整中,因以前年度少提减值准备而补提的坏账准备为4392万元、存货跌价准备2813万元,调减了2000年年度利润6948万元,占总调整金额的46.5%。而2000年的坏账准备是采用账龄分析法,而2001年计提政策除了账龄分析法还有专项准备法,在年报中解释如下:“专项坏账准备的提取是对各重大应收款项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将综合考虑此账款的账龄、债务单位的财务及实际经营情况

8、和现金流量情况、账款的当期回收情况及期后回收情况等,从而进行坏账准备的估计并计提”,即采用了更弹性的会计估计。这种坏账计提政策的变更只能算会计估计变更,适用“未来适用法”,即调整影响数进当年年会计损益,而非“采用追溯调整法”。公司之所以没有采用“未来适用法”是因为如果当期调整,则会使2001年补提6417万元,使得2001年出现亏损。(三)利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