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小荟萃725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小荟萃725

ID:39738083

大小:75.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7-10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小荟萃725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小荟萃725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小荟萃725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小荟萃725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小荟萃725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小荟萃72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小荟萃◆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附:〖埃及〗牝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   〖法国〗摩羯、宝瓶、双鱼、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   〖印度〗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龙、安底罗神的蛇、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年龄称谓(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指2—3岁的儿童(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4)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5)及笄:指女子十五

2、岁(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13)期颐之年:一百岁◆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

3、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古代主要节日(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伍子胥)(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13)腊日

4、:腊月初八,喝“腊八粥”(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旧迎新◆古代的刑罚(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2)劓刑:割鼻子(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7)大辟:砍头(8)炮烙:将人烧烤死(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10)汤镬:将人煮死(11)腰斩:从腰部斩簖(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13)弃市:暴尸街头◆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干支纪年:用“

5、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将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法(略)(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有关官职的问题1、词语(1)授官:除拜(2)升官:迁擢(3)降官:谪左迁(4)免官:罢黜(5)招聘:征辟(6)京官

6、调任地方官:出徙(7)大臣辞职:乞骸骨2、六部(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文化常识【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六子】《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书法

7、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