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部分习题集

地基基础部分习题集

ID:39744516

大小:696.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7-10

地基基础部分习题集_第1页
地基基础部分习题集_第2页
地基基础部分习题集_第3页
地基基础部分习题集_第4页
地基基础部分习题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基基础部分习题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基基础部分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些基础形式属浅基础()A沉井基础B扩展基础C地下连续墙D地下条形基础E箱形基础答案:BDE2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A柱下条形基础B十字交叉基础C箱形基础D筏板基础答案:C3在某粘土地基上快速施工,采用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值时,抗剪强度指标ck和k应采用下列哪种试验方法的试验指标()A固结排水B不固结不排水C固结不排水D固结快剪答案:B4对砌体承重结构,其地基变形验算应以哪种变形特征做控制()A.沉降量B.局部倾斜C.相对弯曲D.倾斜答案:B解:对砌体承重结构,房屋的损坏主要是由于墙体挠曲引起的局部开裂,应由局部倾斜做为变形控制。

2、5对高层建筑物,其地基变形验算应以哪种变形特征做控制()A.沉降量B.局部倾斜C.沉降差D.倾斜答案:D6地基土载荷板试验可以得到的土参数是()A.承载力特征值B.地基沉降量C.变形模量D.压缩模量E.弹性模量答案:AC7由弹性理论可得到土的变形模量E0与压缩模量Es的关系为E0=βEs,其中β为()A.β=1B.β>1C.β>2D.β0≤β≤1答案:D8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土的变形指标是采用()A.弹性模量B.压缩模量C.变形模量D.旁压模量答案:B9在地基持力层承载力验算中,基础底面深处的荷载取下列哪个值进行计算()A.基底压力pB.基底深度处的土自重应力σcC.A+BD.A-B答

3、案:A10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A.基础的平均沉降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答案:D11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A.甲基础沉降大B.乙基础沉降大C.两者沉降相等D.无法确定答案:B解:基础沉降决定于土的压缩性和土中的附加应力。乙基础埋置深度小,基底处自重应力小,则基底附加压力大,其产生的附加应力就大,故其沉降大。12甲,乙两基础,埋置深度,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底面积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A.甲基础沉降大B.乙基础沉降大C.两者沉降相等D.无法

4、确定答案:A解:基础沉降决定于土的压缩性和土中附加应力。甲基础底面积大,则附加应力系数大,即其产生的附加应力大,故其沉降大。13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A.增大B.减小C.一定不变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答案:A解:地下水位下降时,土的自重应力会增加,从而使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14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A.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大B.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C.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D.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性点深度变大答案:AD本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不熟悉桩产生负摩阻力时受力变形特征,及影响负摩阻力大

5、小的因素。桩距越大,群桩效应系数越大;桩身轴力在中性点处最大;单桩极限承载力由中性点下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桩身沉降减小,中性点深度加大。15桩产生负摩阻力时,关于中性点深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中性点深度越大。A.持力层越硬,桩的截面刚度越大B.持力层越硬,桩的截面刚度越小C.持力层越软,桩的截面刚度越大D.持力层越软,桩的截面刚度越小答案:A本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不了解中心点位置与桩周土沉降沿深度方向分布特性的关系。桩身沉降越小,中性点深度越大。二、计算题1.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8.5m,长20m,埋深4m,土层情况见下表所示,由荷载试验确定的粘土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89k

6、Pa,已知地下水位线位于地表下2m处。求该粘土持力层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a地基土土层分布情况层次土类层底埋深(m)土工试验结果1填土1.80γ=17.8kN/m32粘土2.00ω0=32.0%ωL=37.5%ωp=17.3%ds=2.72水位以上γ=18.9kN/m3水位以下γ=19.2kN/m37.80解:(1)先确定计算参数因箱基宽度b=8.5m>6.0m,故按6m考虑;箱基埋深d=4m。由于持力层为粘性土,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表5.2.4,确定修正系数ηb,ηd的指标为孔隙比e和液性指数IL,它们可以根据土层条件分别求得:由于IL=0.73<0.

7、85,e=0.83<0.85,从规范表5.2.4查得ηb=0.3,ηd=1.6因基础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故持力层的γ取有效容重为:γ’=19.2-10=9.2kN/m3而基底以上土层的加权平均容重为:(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本算例中容易出现如下错误:(1)对持力层土层判定错误,采用了地下水位以上的容重计算;(2)γ未用有效容重计算,γm采用了持力层的容重计算;(3)取宽度b=8.5m,未按6m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