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件5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件5

ID:39822860

大小:1.64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7-1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件5_第1页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件5_第2页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件5_第3页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件5_第4页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件5_第5页
资源描述: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件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沙漠魔鬼的海海市蜃楼1鸣沙山3、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之一。著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竺可桢玄奘戈壁戳穿万顷海市蜃楼zhúzhēnzànɡɡēchuōqǐnɡshèn一、读一读单枪匹马:光怪陆离:可望而不可即:空中楼阁:比喻单独行动,没有别人帮助。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只能够望见而不

2、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二、记一记用圈点勾画法速读课文,解决以下思考题。1、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2、作者按怎样的写作思路安排全文?按哪种说明顺序去写?奇怪现象“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鸣沙”形成的原因“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又叫做海市蜃楼。”“据一些专家的意见……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写作思路()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逻辑顺序描述解释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

3、理来说明,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这两位都是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万里跋涉走过各处,他们对沙漠的感受集中表现了古人对沙漠的认识和情感。此外,他们的故事让读者了解了沙漠的一些奇怪的现象,也激起了读者探求真相的欲望,引出下文,增强文章的生动性。1、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沙漠中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那开头为什么叙述法显和玄奘的故事?一、研读文本课文主要描述了沙漠里的两种奇怪现象,一是“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二是“鸣沙”。作者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把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的。关于“魔鬼的海”,作者引用孟奇对士兵的解说,用光线折光

4、和反射的科学道理,并以海边地区出现的海市蜃楼作类比,说清楚了这一奇怪现象。关于鸣沙,作者既写了自己的亲身见闻,又引述了一些专家的意见,说明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的道理。2、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现象说清楚的?3、课文为何不一开始就介绍沙漠里的两个奇怪现象,引用古代典籍里的亲身到过沙漠的人的故事有何作用?4、“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现象的成因完全相同吗?为什么?集中体现了古人对沙漠的认识和感情,让读者触目惊心,激起探求欲望,引出下文。不完全相同。“魔鬼的海”的成因:贴近地面的气温比上面一两米的温度高,蓝天

5、倒映在地上;“海市蜃楼”的成因:上面的气温比下面高,远处地面的景象倒映在空中。空中用“看不见”,地上用“看不到”,用词准确又有变化。前面用“飞鸟”,后面用“走兽”与之相对,显得工整。1、沙漠是这样荒凉,空中看不见一只飞乌,地上看不到一只走兽。三、品析语言“可怕”“恐惧”代表古时候人们对沙漠的认识,作者列举了法显、玄奘两位高僧,他们都到过沙漠,都有相同的感受,可见古代人对沙漠的认识具有共性,也包含着古代人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2、古代亲身到过沙漠的人,如晋僧法显、唐僧玄奘,都把沙漠说得十分可怕,人们对它也就产生了恐惧的心理。你还了解哪些沙

6、漠里的奇怪现象?能不能用科学道理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些说明?讲给同学们听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