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传统轴线空间形态及城市设计研究

广州传统轴线空间形态及城市设计研究

ID:39829236

大小:5.81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7-12

广州传统轴线空间形态及城市设计研究_第1页
广州传统轴线空间形态及城市设计研究_第2页
广州传统轴线空间形态及城市设计研究_第3页
广州传统轴线空间形态及城市设计研究_第4页
广州传统轴线空间形态及城市设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传统轴线空间形态及城市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州传统轴线空间形态及城市设计研究姓名:何嘉宁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指导教师:王建国20030615论文摘蛰论文摘要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角度研究“城市轴线”,通常认为它是指一种在城市中起空问结构驾驭作用的线彤空间要素。城市轴线的规划设计是城市要素结构性组织的重要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广州的传统城市轴线。传统轴线足指在城市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成熟的城市轴线。广州传统轴线是中国主要城市中城市轴线历史延续时间最氏的案例之一。广州传统城市轴线广义上包括古代轴线近代轴线以及其它隐性传统宗教文化活动轴所共同形成的一组自越秀山向珠江发散的轴

2、线束群;狭义上的广州传统轴线专指其近代轴线。广州古代轴线两千多年来一直位置小变,小断向珠江延伸发展:近代轴线有明确的南北开放空间联系,突出体现了“山一水一城一体”的空问格局理念。笔者通过对世界主要城市的传统轴线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推导出城市传统轴线空问形态的一般特征,并对广州传统轴线空间形态的完善和空间意象的强化提出了建议。广州传统城市轴线的城市设计意在通过对轴线地区的恢复与更新,展现广州的古城文化和城市特色,并通过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和城市空间形态来塑造城市意象。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实践分析,结合城市设计的一般原理,阐述传统轴线地段的城市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沦文正文

3、约59.300字,图79幅。附录另肯图11幅。关键词:传统城市轴线,空间形态,城市设计,广州ABsTRAcTABSTRACTThisthesisdiscussestheessentialissuesoftheurbandesignprojectforthetraditionalurbanaxisofGuangzhou.Byresearchingitshistory,thisthesisalsoexpoundstheevolutionoftheGuangzhoucase,whichisoneofthelongestlastingcases(withmorethan2200years

4、history)inChina.Anancientaxis,amodernaxisandanotherinconspicuousaxiswithfeaturesofdifferentreligionsandcultures,al1togethercomposetheGuangzhoutraditionalurbanaxessystem.ThespatialformoftheGuangzhoucaseiscomparedwithotherworld—famousurbanaxescases.toresearchtheirrelationshipandgenerality,aswel

5、lastheuniquecharacterofeach.Bythis,suggestionsofoptimisationforthespatialformintheGuungzhoucasearepresented.UrbandesignfortheGuangzhoucaseisprojectedtohighlightthecity’sculturalcharacter,toformaoewimpressireimageofthiscentralareaandtopreserveitsurbantextureandstructure,aswellastorevitalizeits

6、neighbourhoods.Thecontextofthisareashouldalsoberespectedandredeveloped,basedonitsspatio—temporalcomprehending.Thisthesiscomprisesabout59,300Chinesecharacters,79illustrations,andtheappendixcomprisesanother11i11ustrations.Keywords:TraditionalUrbanAxis,SpatialForm,UrbanDesign,Guangzhou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

7、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固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